给孩子养成了自私、冷漠、任性、放纵、没有责任感的不良习惯,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害了社会
现在有些家长把孩子的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没关系。在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导致孩子出现平行问题:打架斗殴,损害公物,破坏纪律,甚至偷窃抢劫等行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家长忽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生活习惯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
好的习惯对孩子终生受益,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与父母的教养关系甚大。一、 不要一味追求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我们现在有些家长追求的是孩子考试的高分,其实,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大于一时的考试成绩。
孩子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就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有位母亲说:“哎,我的儿子从上一年级的时候就一边喝饮料或者吃零食一边写作业,弄得课本,作业本全都是零食渣,都怪自己,觉得儿子聪明,就没管他。哪知现在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而且写作业越来越黏糊,半个小时的作业要写上两个小时,可愁死我了。
”我们现在有些父母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说点脏话,做点错事没什么,长大了自然就改了。其实孩子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改起来不是不能,但是不容易,得付出很大的时间跟精力。二、 不要忽视潜移默化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 “身教胜于言传”,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言教,忽视身教。
就像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自己却在带孩子过马路时看看没车就闯红灯,试问,你平时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被你的行动抵消了,你对孩子交通安全的教育还能奏效吗?我们教育孩子要讲文明礼貌,可我们有的家长说话去不注意,脏话连篇,孩子就在你身边生活,又如何能做到讲文明呢?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习惯?但不要忘记孩子的不良个性、品质、习惯与我们做家长平常的言行有密切关系,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所以,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话不要光要求孩子而自己不注意,比如我们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如果我们不光嘴上讲,而是身体力行,下班回家后远离电视,而是读读报纸,看看书,以实际行动来感染孩子,那比你天天叨叨不知强上多少倍。三、在注意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多注重早期道德观的培养。
经常听家长这样抱怨:我的孩子怎么不知道疼人呢?怎么这么让人不省心……。其实原因还在家长身上,不少家长从小重视孩子多识字,多算题。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能多认几个字,多背几首唐诗家长就高兴的不得了,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并不重视,孩子任性,贪吃,嘴里整天不离东西,不爱惜粮食,馒头吃两口就扔掉等等,这些事情做父母的老是觉得孩子小,大了自然就好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上学了,孩子变得不讲理,不团结同学,破坏公物,花钱大手大脚,拿学习也不当事,家长就后悔莫及了。
其实,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注重道德观的培养。四、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不断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爱撒谎,再比如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做题粗心等,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忽视孩子的小毛病,同时也不要过于焦虑,要对孩子积极期待。
你只有对孩子积极期待,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善”,孩子才会不断地像好的方面发展。就拿孩子粗心问题来说,当你的孩子作业错误明显减少的时候,及时鼓励孩子,并紧接着提出合理期待:“你今天表现真不错,10道题对了6道,爸爸相信你明天10道能对8道,有信心吗?”孩子得到了夸奖,而你对他的期望又是他能做到的,自然会朝着你的期望的方向发展。
总之,不能只以分数来评价孩子,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要拿孩子互相比较,更不要忽视早期良好道德观的培养,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家长要充满信心,用远大的志向引导孩子,用广博的知识哺育孩子,用高尚的情操熏陶孩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