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培养出一个天才要胜过培养出千万个普通人。”当然这个话谁也不敢公开讲,不然会被群起而攻之,因为这个社会普通人占绝大多数。但国家、社会需要天才,培养天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
我是怎样把孩子教育成天才的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简介 我接触过许多家庭,也接触过许多孩子。谁也不能怀疑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热爱,然而,他们的教育方式很少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付出的辛苦与收获的果实也常常不成正比。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事业和享受,但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并不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即使父母拥有很高的学历,也未必能在学业上一直有效地指导孩子。那么,怎样提高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怎样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成为众多家庭最为关心的事情。 新华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 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就像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株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当火势旺盛起来的时候,有时风大一点,有时柴草湿一点,有时柴草紧一点,有时柴草松一点,就都不要紧了。 第1节:前言 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有一些在老师看来非常奇怪的行为和做法,因此在小学时被老师认为"弱智",并让母亲把他领回家去。 爱迪生的母亲没有文化,但她相信和理解自己的孩子。她对老师说:我的儿子是天才,只是你们不理解。 如果没有这样的母亲,爱迪生的人生很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同样,爱因斯坦在幼年时也曾被认为低能,但他最终成为对人类有着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当然,历史上真正成为天才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在平庸与无奈中度过一生。许多人在其成长之初也曾被父母与亲人寄予过很高期望,及至他们长大,又把这种期望转而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花费与前辈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心血培育后代。 效果并不理想。 我从不否认社会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攸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的研究中,一个人能否成功,与他早年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他的社会环境就是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身边的亲人。这些人的影响将决定孩子的未来。 成功者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有很高的文化教养或很高的社会地位,大科学家的母亲也可能文化程度普通,大作家的父亲可能出自社会底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有了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孩子就会热爱学习,就会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有自觉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从而产生人生的自信。 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就像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还不行,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株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燃起来,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当火势旺盛起来的时候,有时风大一点,有时柴草湿一点,有时柴草紧一点,有时柴草松一点,就都不要紧了。 我深信,只要不是先天的大脑缺损,每一个孩子都可能被培养成天才,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天才。孩子没有能够成为天才,首先是由于他所受到的并不理想的家庭教育。在错误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向上的积极性,更谈不到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要将孩子培养为学习的天才,就必须重新定义学习好的标准,就必须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并真正了解其结构,就必须有一整套真正行之有效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 近几年,我曾与家长和孩子们进行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很多家长反映,在这种交流之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大的提高。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那些渴望使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家庭一点小小的帮助。我始终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你的孩子也许刚刚出生,也许正在幼儿园,也许是小学生,也许中学生,不论是哪一年龄段的孩子,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您一定会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使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在成长中得到正确的指导,使千千万万的家庭摆脱家庭教育的困扰,最终,使千千万万的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这是我所期望的。 1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为什么同样对子女投入了大量精力、心血和金钱,孩子的发展却千差万别? 成功者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好家长并不难,只需在观念和方法上做一点改变。 1.1重在讲究方法 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面发展。那么,如何使孩子学习好,怎样将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呢? 本书的方法和理论,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已使许多家庭受益。 希望这本书能够使你受益,帮助你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家长。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孩子才能和家长沟通,家长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同时,孩子的成绩也会显著提高。只要你愿意这样做,使孩子学习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关键要有正确的方法。 培养孩子,主要在方法。 家长的方法不对,即使整天陪着孩子,从小到大管着孩子,孩子的学习也不一定好。 希望家长在思想上提高一步,找到新感觉,用新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孩子。 这本书的主题是: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高效学习指导法。 1.2最宝贵的出发点 家长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进行探讨和学习,首先表明了一种诚意。这种诚意非常可贵,要特别肯定自己的这点诚意。 你们阅读这本书,是想让孩子发生变化。而书中所讲首先是让家长发生变化。 那么,变化的出发点在哪里? 就像一棵大树,无论它长得多么粗壮茂盛,总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种子在哪里?在自己心里。 你要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家长。为什么?就在于你有这样一个诚意,有这样一个虚心。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为孩子的成绩操心;却没有想一想应不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家教方式?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操心、只是埋怨是不可以的。 相反,有了改变的诚意和虚心,有了探索新方法的勇气,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2节:最宝贵的出发点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诚意,想去做,才有可能做成。所以,首先要肯定你心中的这片诚意和决心。把这个诚意、决心和勇气以及这个出发点在你的心中培育起来,不用多长时间,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你会发现,自己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家教方法,是不合格的方法,和孩子无法沟通,费了力气效果不好,孩子的学习效率不高,孩子的全面素质也得不到发展。 所以,家长首先要肯定自己这个勇气,这个诚意,这个虚心,这个出发点。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你一样,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进行认真的学习,探索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这就是你今后能够成为出色家长的一个出发点。 对此要充满信心,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在家教方面就会有显著的、自己都感到惊喜的变化。 1.3当好一个家长并不难 那么,只要沿着这样的诚意出发,加上自信心和改变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的家教方法能够越来越提高,就一定会产生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家教方面的显著变化和提高。 第二个变化,孩子也相应地会有显著的变化和提高。 曾经有一位家长,学习过书中传授的部分内容,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下就会当家长了。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孩子过去在家里连电话都不敢接,现在不仅敢接电话了,甚至敢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了,敢与父母交流了,还敢于外出办事了。 做到这些,并不难! 1.4只要下决心发生变化 要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放下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 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一点都不让你操心,你对他的未来,对他考中学、考大学没有一点忧虑,那么,你的家教是合格的。 如果你没能做到这一点,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改变。 作为一个家长,不管你的孩子多大,中学、小学、幼儿园,或者是婴儿,都需要尽可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不要做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26361一个发愁的家长,要做一个能把孩子真正教育好的家长。 在我们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之后,应该是这样的效果:家长在思想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指导孩子学习有了新的方法,用新形象对待孩子。几个月后,孩子的学习上去了,情商提高了,和家长的关系也密切了。 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样,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1.5改变自己是改变孩子的前提 家长提高以后,还要和孩子有所沟通。孩子能变化,家长也能变化。 一变化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许多事情就在方法不同,这样做就失败了,那样做就成功了。做经济的,做政治的,做体育的,做文学艺术的,都一样。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这样做就失败了,那样做就成功了,就是个方法问题。一定想办法把我们的观念、思维、方法、模式变过来,变好! 1.6学习好的新标准 想要发生这个变化,先要对学习好制定一个新标准。 什么叫学习好? 第一个标准,学习成绩好,而且是全面的成绩好,不是光数学好,文科不好;或者光文科好,数学不好。要全面的优秀,能够应对各种考试。 第二个标准,有创造性,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个标准,学习好,还不能学成书呆子,必须有社会适应能力、有交际表达能力。 第四个标准,学习好,还要身心健康。如果孩子身体不好,病秧子,老生病,那叫学得不好,家教方法不对。 第五个标准,学得快乐,学得自在,是学得好的重要标志。如果孩子学得不快乐,学得很苦,暂时成绩好,也不能算学得好,因为长期下去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所提倡的孩子学习好,是这样五个标准: 就要把孩子培养成这样。 如何使孩子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在观念上发生变化。 1.7家长自测 1,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 (1)各科成绩均良好 (2)部分科目成绩不好 (3)偏科严重 (4)普遍不理想 (5)均一般 2,您的孩子有创造性吗? (1)喜欢创造 (2)一般 (3)较差 3,您的孩子社交能力如何? (1)较强 (2)一般 (3)较差 (4)极差 4,您的孩子身心健康吗? (1)非常健康 (2)比较健康 (3)一般 (4)较差 5,您的孩子喜欢学习吗? (1)喜欢 (2)喜欢某些科目 (3)比较喜欢 (4)不太喜欢 (5)不喜欢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家教格言: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操心;但是,他们没有想一想,应不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家教方式?想不到这一点,只是操心、只是埋怨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