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细雨蒙蒙,一位没吃早饭的老师,安排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去校外买了两个烧饼。孩子觉得自己顶着小雨给老师买早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放学时兴高采烈地告诉了来接他的妈妈。哪知这位妈妈听了火冒三丈,当着众多家长和师生的面,吵嚷着进了学校,要找老师评理,说孩子是他家的宝,在家什么活都不舍得让他干,老师却让孩子冒雨出去给他买饭,分明是欺负她的孩子,老师连忙给家长赔礼道歉。
这件事且不说谁对谁错,单从正面的角度分析,不正是锻炼了孩子的吃苦能力吗?家长应该表扬和鼓励孩子这种积极面对困难的行为。
所谓“吃苦”,简单地说就是遭受痛苦、磨难。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适当吃点苦能增强孩子的意志力,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在日本,家长崇尚“吃苦”教育,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每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和老师就会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很多“逆境”。例如,中小学生会经常被老师要求在寒冷的天气中跑步,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少穿衣服,这样孩子们就会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如果冬天走在日本街头,你经常会看到日本孩子们还穿着短衣短裤,这就是日本提倡培养孩子们的耐寒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也有,而且有过之无不及,被称作“鹰爸”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可谓是“残酷教育”。他训练3岁的儿子何宜德在气温-13℃的美国郊外雪地裸跑。4岁让儿子独自驾船出海,5岁开飞机,6岁给50多国元首写信,7岁出自传,14岁大学毕业。期间吃的苦常人难以想象。
不说中国“鹰爸”的“残酷教育”,单就日本的这种教育方式95%以上的中国家长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坚决反对。因为中国家长不会忍心这样做,如果学校的老师这样做了,相信一定会被加上“体罚”的罪名。事实证明,在中国,少年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怯儒、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都不知道何为饥饿、何为困难,何为劳累、何为贫穷。在众多孩子中,吃不得一点苦,意志薄弱的人不占少数。这不禁让中国的家长感到困惑,为什么条件这么好,却不能教育出好孩子?其实家长只要退一步,就能看清楚原因,教育不好孩子就在于“条件太好”。
在美、英、法、德等一些西方国家,小孩一生下来就单独一屋睡觉;四五个月大就让孩子自己抱着奶瓶喝奶,不到一岁就开始自己吃饭;做父母的绝对不会让孩子乱花钱,而且他们会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借别人的钱,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要遵守这项准则。所以孩子如果想用零用钱就只有帮家长做家务或出去打工,用自已的劳动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西方国家这样教育孩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自食其力,所以西方国家的孩子独立性超强,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依赖父母。
反观中国的孩子,绝大部分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八、九岁了衣服不会自己穿,饭不会自己吃,更有甚者家长追着孩子喂饭,一顿饭没有一个小时吃不完。十几岁了还要跟爸妈一起睡,洗澡还要爸妈帮。事实证明,在中国,少年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怯儒、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都不知道何为饥饿、何为困难,何为劳累、何为贫穷。在众多孩子中,吃不得一点苦,意志薄弱的人不占少数。
事实证明,家长越是过度保护、过度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长大真的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学无术,低分低能或高分低能的庸才。习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因此,家长应该明白,如果孩子吃不得一点苦,经受不住一点挫折,只会贪图安逸,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从小为孩子创设一些“逆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孩子明白,世上没有事事如意,想实现任何一种愿望,都有可能吃很多苦,遭很多罪,这就需要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战胜困难。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天才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曾经在追求梦想时遭遇过挫折,因此,家长提前让孩子感受人生中的不如意,是为他的健康成长打好“预防针”,更是让他充分展示自我的前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并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