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张永珍:
如今,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批评、指责、打骂孩子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教育孩子的习惯,大多数家长已经在改变这种教育方式,转而采用肯定、表扬、鼓励孩子的方式方法。但是,现在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习惯鼓励孩子,为什么好多孩子越鼓励越不自信呢?
这里分析了以下六点原因:
一是鼓励不在恰当时机。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孩子当前到底要不要鼓励。如果孩子压根就不需要鼓励,我们的鼓励就是成为了一种负担,给予孩子的就不是增加自信心了,而是增加了压力。
比如,孩子写作业遇到了难题半天解不出来,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说:“我相信你是最棒的,这个题一定难不住你。”这样鼓励的话或许给孩子带来的就是压力。如果父母看到了孩子学习的用心,花了很多时间没能解出难题的话,可以告诉孩子“要不要休息一下,或者先做一下其它的题,放松一下之后再面对难题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样即理解了孩子学习的用功,帮助孩子放松学习压力,同时也在帮助孩子建立面对困难的方法与信心。
二是鼓励的语言过于空洞。父母在遇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擅长时,仅仅通过空洞的鼓励是不行的,特别是对于逐渐长大的学龄期儿童,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在实践中逐步找到胜任感,如果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孩子就会建立起自信;如果一些事情超出他的能力,孩子感受到无法胜任就会引起孩子的自卑;比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表现的比较内向不愿意与小同学主动交往打招呼。如果单纯鼓励孩子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孩子会很难做到。若是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回想在与某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开心的场景和体验,并征求孩子意见是否愿意邀请某小朋友一起玩?得到孩子的认同时就可以帮助孩子确定邀请小朋友一起玩的时间,去哪里玩,可以做些什么游戏等。
帮助孩子确立事情的把控感,让孩子感觉到可以胜任,孩子就会主动实践,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渐渐建立起来了。
三是鼓励没有鼓到点上。有时候,我们的确看准了,孩子当下正需要鼓励,但我们没有认真去分析研究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鼓励,如果需要肯定他的勇气的时候我们却在表扬他的智慧,如果孩子需要表扬他善于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却在赞颂他的大方,如果孩子需要支持他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却在欣赏他的大度,等等。
鼓励的内容要贴近孩子的实际情况,要因事而变,不能总笼统地用“我相信你可以、你真棒、你真勇敢、真聪明”等,以为能以不变就能应万变。
四是鼓励没有对症心理。我们对待孩子的行为时,要善于用心去体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的心理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需要摸准孩子此时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然后我们才能作出是鼓励还是不鼓励(理解、陪伴与安慰),采取什么方式鼓励,怎么去鼓励。
五是鼓励已经超过极值。我们都相信物极必反的道理,这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成立的。因此,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鼓励问题上也是要适可而止。就像一个人吃好吃的,不能毫无节制地吃下去,那是要吃出问题来的。我们对待孩子的行为,在用鼓励的方式时要把握节奏,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六是鼓励成了一种习惯。鼓励作为激励孩子成长进步的一种教育方式一但成了一种习惯,就失去了激励孩子上进的力量。
比如,孩子做错了事需要严肃对待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方法与行为方式时,却鼓励孩子下次做好就要以了,孩子正常发挥了也给予鼓励,孩子表现非常好了还是鼓励,时时事事处处,鼓励皆存在。鼓励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孩子的一切好的不好的行为。
总之,当鼓励成为习惯,这就说明我们的鼓励没有付出真心,不是从孩子的当时正在发生的情况出发开出的恰当的药方,应该采取或鼓励或支持或说服或批评的教育方式,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讨好式的一律予以鼓励。
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削减孩子的自信心。关键是要看我们怎么去运用。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主动进行与孩子换位思考,然后再确定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恰当鼓励。
恰当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不法二门,是战无不胜的独门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