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报兴趣班的时候容易产生的几个误区:
1.不顾孩子意愿 有些家长自己喜欢某一领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孩子出生,就想着给孩子创设各种环境,一定要将孩子培养成才,于是,孩子才2、3岁,家长就迫不及待报了舞蹈班、绘画班、声乐班等等,回家还不忘督促孩子加紧练习,心里就一个愿望——盼望孩子完成自己的夙愿。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如果家长把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负担就太沉重了,如果孩子本身对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兴趣,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一种痛苦,这种痛苦的过程会逐渐消磨孩子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为了攀比盲目报班 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报班就落下了,于是带着攀比的心态,也去给孩子报兴趣班。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攀比心理,其实受苦的是孩子。
3.跟风盲目报班 有的家长听说画画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不问孩子喜不喜欢就去报了;有的家长看到什么就报什么,同时给孩子报好几个班,反正不喜欢了还可以再换。这些家长不知道也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光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会无形中养成孩子见异思迁、做事没长性的不良习惯,更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4.过分“尊重”孩子的兴趣,随报随退 有的家长完全追随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孩子一会儿想学钢琴,一会儿想学游泳,一会儿又想学跆拳道,父母完全赞成,赶紧报名。孩子说不想上了,父母也就立刻同意,毫无原则。其实这种表面上的“尊重”是不负责任,既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也不能锻炼孩子的毅力和意志。说不学就不学,不仅没有达到培养孩子的目的,更让孩子找到了放弃的理由。
如果孩子对兴趣班不感兴趣,首先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放弃是表象,孩子需要的是情绪的接纳和解读。孩子是对兴趣班的内容不喜欢?还是对老师的上课的方式不认可?或者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了解到孩子不想去兴趣班的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解决。比如,跟老师沟通,适当降低难度,允许孩子小步前进,多创造孩子展示的机会,多鼓励孩子以获得自信。
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的话,家长可暂缓报班,或者带孩子多体验参观不同类型的兴趣班,看看哪种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在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参加过多的兴趣班,提供过多的刺激,容易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后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后,还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感受,或者一起参加这类活动,在活动中拓展出更多的内容,以兴趣来引导孩子深入地去探究,让孩子学会在坚持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首先要正视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到底是要发掘孩子的天赋,还是要培养孩子的天赋呢?
毫无疑问,孩子的天赋是无法培养的,所以,孩子的兴趣点也是靠发掘而不是培养。只有发掘了孩子的天赋,再根据孩子的喜好去帮助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只有这样,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动力十足、兴趣倍增,而并非排斥。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用心观察和陪伴孩子,根据孩子无论是游戏,还是平日里和孩子对话过程中,去发现和观察孩子的喜好之后,加以正面的引导,从而发掘孩子的天赋的同时,可以带孩子去培训机构的相关兴趣班试听或者参与其中,让孩子真实的去现场感受,此刻体验的兴趣班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并且非常渴望学习的。
毕竟,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持之以恒的去坚持。所以,在选择兴趣班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只有孩子喜欢并且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这样快乐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如果四岁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排斥,足以见得选择这个兴趣班是多么失败。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家长要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且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及时的做调整,如果所选择的兴趣班并非孩子所喜欢的,那么现在完全还可以重新选择,四岁年纪尚小,一切重头开始都来得及。不要等到家长和孩子都精疲力尽,两败俱伤,这时再想重新开始,却也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