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很多国内外一流名校(如哈佛、卡耐基梅隆、清北、浙大)的同学朋友,艺术院校(如央美、清华美院)的朋友也不少。从事专业艺体道路的,是一批天赋型选手+无数后期的栽培和自己努力的汗水,从小孩子就有明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接受专业训练。
艺体生、大学之前送出国的是少部分吧,想来不在讨论之列。下面即是针对未来预计会参加国内高考的小学孩子所讲。
纯兴趣爱好的角度来讲就我看来,国内综合性大学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文化科目成绩,如果学有余力,平素有兴趣爱好,能让自己更充实。只要孩子有兴趣有时间,家长财力支持,孩子任何时候想培养兴趣爱好都不晚。
小学有各类兴趣班,时间相对宽松,初中高中也有各类社团,校外机构也不少,网上自学的渠道也一大堆。而大学,更是兴趣爱好的天堂。以我曾念的大学为例(在北京),上百种兴趣类社团,上百种艺术体育类课程,对零基础级别同学都很欢迎。还有学院路高校联合体,中国音乐学院、北舞、北体、北医等院校老师的课程,学费低廉(200左右),能有学分认证。
如果只是培养兴趣爱好,18岁时学,肯定比8岁时学得更快更好。哪怕念了大学再培养兴趣爱好,学习的成本都很低,也更容易享受其中的乐趣。
从升学的角度讲我之前是科技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作为服务商,为北京一线中小学提供过科技课程,其中也包括编程。后来做过校外STEAM教育机构,为中小学孩子开设了周末兴趣班和竞赛班。现在在杭州创业,方向是面向家庭的STEAM教育。
几年前在北京的时候,那时的小升初的升学政策大致是这样的,部分北京重点中学有特长生资格,这些特长项目是与学校的艺体或科技专项相对应的。如果你的目标院校以合唱团为亮点,你就得以合唱团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如果是个科技专项学校(也叫金鹏学校),也要分模型(如航模)、机器人或者生物科学等门类,你的获奖证书、选拔考试的试题,都是围绕这一个领域了。
在几年前北京地区的政策下,如果以科技特长生为培养目标,那么建议三四年级做一些基础的学习和练习,五年级的时候突击比赛,获得相应的水平证明。最晚六年级上期还能有一次比赛机会。特长生选拔考试前再熟悉熟悉科技常识。这差不多是一个培养流程了。
不过现在政策改了,其他地区我更不了解了。高考的特招、国外学校的申请也更复杂了,不在此讨论了。
从科技特长生的角度讲,四年级起步不算晚,也要结合当地升学政策,以及专业老师对孩子兴趣的评估。当然,各个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合格的老师或许不少,但合适的老师非常难求。
这样的兴趣爱好培养模式,对于孩子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家长的财力也是不小的挑战,而且风险也不小。
兴趣爱好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开明的家长而言,学兴趣爱好班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父母,当然觉得孩子的笑容、学习成绩、艺术特长三样能兼得最好,如果必须得取舍,看你觉得什么更重要。
报任何兴趣班之前,充分了解孩子特长,尊重孩子意愿,不必焦虑,也切莫一时冲动。如果孩子爱音乐,报兴趣班是一种学习方式,欣赏音乐演出、到大自然聆听天籁之音,也可以启迪心智,让孩子获得音乐灵感。
兴趣终究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关于HandyKidHandyKid专注面向家庭的STEA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交融教育),为家长提供丰富的STEAM教育咨询、项目指南,未来还会提供订阅式STEAM玩具包。如果您认可STEAM教育,希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思维,愿意用心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请关注我们。
我觉得你太焦虑了,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十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或许孩子还没意识到自己想学些啥,但绝对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我家大妞现在上高二,她上小学的时候也没上兴趣爱好班。她从小喜欢画画,一直都是自己在家里画。我曾经问过她,要不要报美术兴趣班,去外面跟美术专业老师学习。她说不需要,她喜欢自己在家里画。
高一下学期分班时,她没有选择读文科或理科,而是选择学美术。虽然,她从没上过美术兴趣爱好班,但是,她的美术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孩子没上兴趣爱好班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生活中,孩子肯定有喜欢做的事,要么喜欢写写画画,要么喜欢读书或唱歌,要么喜欢运动。妈妈要留心观察,和孩子探讨一下不学的原因后再看情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