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向却错了!优势发展=基因优势X努力训练。这是优势发展的“乘因效应”,即:孩子在基因中一点而优势(潜能),如果父母给予合适的环境、一定的时间,孩子努力地训练,孩子就会在更短时间取得比其他孩子更高的成就。反过来,如果孩子没有这类基因上的优势,即使再努力,结果也是不理想,反而打击了孩子发展的自信心。
当前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过度教养,且是严重的过度教养!我们太在意孩子们能否成功了,因此把抚养孩子当成某种形式的产品来开发,这就是当前城市家庭最为典型的教养方式。
当前,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上,存在如下误区:①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
②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孩子学什么。
③这个也学、那个也学,总觉得技多不压身。这是一种试错型的培养。
据统计,当孩子到12岁时,超过85.1%的家长会说:孩子啥也没有学成。
当孩子到了18岁时,超过93.7%的家长后悔当时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孩子的青春期碰上了妈妈的更年期,母子矛盾重重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家长来说:浪费了精力、浪费了金钱。
对于孩子来说:分散了注意力,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浪费天赋潜能,耽误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如何准确地找到孩子的优势,为孩子报兴趣班呢?
从孩子优势出发,可以让父母从全面撒网以需求发现孩子各种的能力,或给给孩子报名父母“为他好”的兴趣班,这些耗时耗力的事情解脱出来。一、通过观察孩子表现、激情和频率的构成优势三要素,父母就可以掌握具体的孩子优势数据,或者通过孩子即兴画作品,精准地定位孩子的优势,知道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机会。
二、通过孩子的即兴画作品,找到孩子的天赋潜能:
儿童即兴画最珍贵的正向信息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即兴画是一种符号表征方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反应的是儿童认知过程。
我是优势教养教养力竹风爸爸,专注于教会宝妈“从优势出发”的教养技术,每年服务上千座家庭,在我职业经历中,给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很多家长科学地分析,就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日常安排地妈妈的,比国家总理还忙,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很可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个不良的商家发明的。强行让孩子在不喜欢的领域发展,哪怕是给他最好的培养,也不可能成才,甚至会制造出一个问题儿童。
现在,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看重。经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我不太赞同过早进行学科教育,但是对于孩子兴趣班我觉得还是应该提倡,但是也要掌握一个度。如何选择兴趣班,应该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孩子的兴趣。当然幼儿园孩子都是3-6岁,要说他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可以通过体验来确定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就对舞蹈感兴趣,让她跳舞他会非常高兴,那就让她学跳舞。既满足兴趣,还能够锻炼身体。有的孩子喜欢音乐,就可以让她弹钢琴、拉小提琴、弹古筝等等。这里要注意不要让家长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有的家长是属于跟风,看到其他孩子都学钢琴,就业要求孩子学钢琴,而孩子学的也很痛苦。这样就不好。
第二,孩子的身心发展。各种兴趣班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学,比如说一些体育项目,如羽毛球、足球、篮球。这种项目幼儿园的孩子就不能学,因为这些项目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如果达不到身体条件,虽然孩子看起来感兴趣,但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上讲的“关键期”,孩子的成长在不时期学习的东西是有差别的。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给予一定的教育。这样的话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在关键期学习效果更好。比如说英语,一般来讲,语言的关键期在0-6岁,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效果最好。
第三,注意强度。幼儿园的孩子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兴趣班的目的是培养兴趣,增长能力。但是要注意孩子的接收能力,不能强度太大,太大的强度可能让孩子的兴趣被抹杀。本来感兴趣的东西变得不感兴趣了。这样效果就不会好。
总之,总体上我是赞同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参加兴趣班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兴趣班的数量和学习强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以上为个人建议。更多教育讨论,欢迎关注实话实说说教育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