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教具是幼儿学习的辅助工具,是引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它的有效利用可以很好的带动孩子学习的热情积极性!
制作学前儿童教具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老师引导制定课题范围,家长和孩子共同亲子制作!老师来界定范围,家长积极参与制作,孩子做小帮手,这不仅减轻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压力,(本身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几乎是一直在一起,照顾孩子,还要上课,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满足孩子数量的教具)而且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手工,促进两者之间的亲子关系!
举个例子:“认识时钟”这个课题,需要钟表手工教具!老师可以让家长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可以给家长发些网络上的图,再让孩子和家长发挥想象力补充制作属于自己独特的小时钟!周一再带到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孩子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小时钟,这样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也会觉得很骄傲和自豪!接下来的认识时钟课程,小家伙们会听的格外认真,拨动自己的时钟认时间!接受起来就会更有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了!
认识四季之“夏日冰凉”课题,制作与夏天有关的物体,老师制定好这个范围,家长和孩子亲子制作,可以是折纸,也可以是太空泥,多样化的教具,让孩子愉快的学习,提高的认知效率!
综上所述,制作学前儿童教具的最有效方法是老师引导制定课题范围,家长和孩子共同亲子制作!
怎样提高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
题主好!
怎样提高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
首先,孩子的家长要喜欢和了解音乐,并对乐器感兴趣。这是孩子学习乐器并能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有些学生家长不懂或者不了解音乐,甚至本身就不喜欢音乐,而是“跟风”,看人家学啥,就跟着学啥。所以,由于家长缺乏音乐常识和“跟风”的这种心态,使得学习乐器的孩子,多数都半途而废了。
因此,在回答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简单的为家长们普及一点音乐常识。
什么是音乐?
人们都知道,“声音”是由发音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而产生的。音,声音;乐,乐音。乐音,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有固定音高的、人的听觉能够接受的声音(区别于噪音)。
“音乐”就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乐器就是器乐中能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某种器具。如钢琴、二胡、长笛等。怎样提高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呢?
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和引导了。比如平时让孩子唱唱歌、跳跳舞,看看音乐节目、听听乐器演奏等。并从中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专注、兴奋,还是溜号、低落?是对声乐还是器乐或者是对某件乐器感兴趣等等。
所以,当发现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以后,就要让孩子学习“视唱练耳”了。
因为,每一位学习音乐的人,都要掌握识谱和唱谱的能力,还要具有灵敏的听觉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科学和系统的训练才能获得的。
所以,凡是学习音乐的人,都要学习“视唱练耳”这门课程。
当孩子学习一段“视唱练耳”以后,就会产生要尝试、体验乐器演奏的想法了。此时,家长就要鼓励、引导孩子去体验他所喜欢的乐器。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理条件(比如手形、嘴型等),结合孩子所喜欢的乐器种类以及家长的愿望,经过向专业教师进行咨询,最后选定适合孩子学习的某种乐器;
二、要选择一位有教学经验与亲和力、善于沟通、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来教你的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没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孩子生病等),要按时上课,风雨不误;
四、平常在家练琴时,要培养孩子主动练琴的好习惯。采用“鼓励为主”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练琴。不能采取强制甚至是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样会打击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五、每次练琴的时间长短要适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练琴时能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时段,来规定孩子的练琴时长。比如练琴10分钟,休息2分钟(如此反复)。每天的实际练琴时长在30~60分钟为宜;
六、当孩子能够演奏简单完整的乐曲时,就要鼓励、表扬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为家人表演,参加幼儿园、学校、社会组织的登台表演活动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演奏技术,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登台上镜”时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
七、等孩子的演奏水平能达到考级的要求时,就让孩子参加社会考级活动。让孩子进入持续提高演奏水平的轨道。随着孩子级别的不断提高,能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对今后孩子学习其它学科也能产生促进作用;
八、乐器的学习过程,能激发孩子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因为孩子在练琴时,眼睛识谱、耳朵听音、手指在随着乐曲有规律的运动。这是非常难得的生理、心里和大脑的协同运用。
九、学乐器的孩子与没学乐器的孩子相比,他的情商都比较高。这对孩子将来踏入社会、融入社会非常重要。
当然了,孩子的音乐天赋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多数孩子在音乐上的成功,也是通过后天家长的投资、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社会提供的平台,加上个人的兴趣、执着和刻苦的努力所分不开的。
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愿美好的音乐能给您和孩子带来幸福和快乐!
欢迎关注、评论 。
20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