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虽然问题很大,但还是可以找一个角度讨论一下。提供一些个人感受吧,东西方的乐器有的学过、玩过一些,个人分为三个系统(并不一定科学):阿拉伯系、东亚系、西欧系。
其实很多弦乐器的祖先都是波斯乐器,包括小提琴的祖先,还有很多拨弦乐器在阿拉伯世界扩张的时候被带到西欧和东亚,衍生出现在我们熟悉的曼陀铃系列、鲁特琴系列(吉他勉强也算)等等。阿拉伯一直作为贸易的中转,持续输出自己的乐器。此外阿拉伯世界还有丰富的打击乐、管乐。唢呐据说也是源于波斯。我玩弦乐比较多,也有一些打击乐,阿拉伯系的弦乐器非常讲究共鸣,经常有大量的共鸣弦给乐器提供丰富的混响效果和泛音。在中国,维吾尔族乐器可以说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乐器入门难度不算太大,难的是要玩转调式变化和节奏变化。
东亚系的特点是非实音的音色丰富,也就是那些气声、摩擦声、泛音会显得非常重要。举例马头琴,和其他弓弦乐器相比,嘶嘶声明显更大,使用泛音的地方非常多,很多曲子甚至全部使用泛音。再举例萧,萧的气声有时候比吹出来的音还重要,所有韵味都在这气息中。所以东亚系的乐器入门难度就相对较高,进阶更是靠对音色的感悟而不仅是理性。但是乐理层面相对简单。
西欧系主要是文艺复兴后逐渐成熟的和声体系直接影响出来的。吉他、钢琴、提琴组、管乐队等,不管是独奏还是合奏,和声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可以独奏两个声部或以上的乐器就非常受推崇,比如鲁特琴、吉他、钢琴、大键琴、管风琴等等。西欧系乐器在发声的层面上会对新手非常友好,但是复杂的和声知识和相应的多声部演奏技法使其在进阶的时候有较大难度。
总结一下就是,东亚系乐器以自然为美,音律固然重要,但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目标。阿拉伯系乐器以人为的设计亲近神,无论音律还是音色,都追求超越世俗。西欧系乐器以精密复杂的和声建筑,构造一个音乐的宫殿,容纳所有灵魂。
当然我接触过的乐器有限,这些感悟不免有些以偏概全。除了一些乐器的地理位置和所属派系不一致(可能是跨文化的传承和民族迁徙导致,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印第安音乐是非常典型的东亚系,这个很容易听出来。然后非洲音乐没有归在上述类别里,可能需要另起一文研究。拉丁音乐是后期的融合,所以也没有讨论。
综上所述,从乐器的发展来看确实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历史原因是紧密相连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加上音乐无国界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更多的西洋音乐及乐器在中国大受欢迎,中国是西洋乐器庞大市场,而中国的古典乐器也走出国门,在世界上也占一席地位。
我历史差,不了解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学琴?
先不说是什么琴吧,一般大众化的还是钢琴、古筝这些,但不管是哪种,都不影响我表达的意思。
小时候我楼下有个姐姐,从小被培养弹钢琴,家里并不算富裕,还是给她买了一台钢琴,以便于她练习,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听到的都是她那七零八落的琴声。
我做作业时,她在弹琴,我们一帮小朋友在楼下玩时,她在弹琴,我看电视时,她还是在弹琴。我不认为是她真的那么喜欢弹琴,一开始她弹得是那么难听,也许是因为她家教太严,父母逼着她学,她不敢反抗。
所以几乎在我们小孩子的所有空余时间,都听到她在弹钢琴。琴声也从之前一下一下的噪音,渐渐变成简单旋律,再变成开始有点动听的曲子。
我的童年就在她的琴声环绕中过去了,后来这个姐姐一家也搬走了。据说她大学念的专业与音乐无关,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很普通,在一次公司年会上,表演弹凑钢琴曲子,凭着出众的气质,收获了一位高富帅的心。
我不是说学琴最终目的是为了被高富帅看上,也不是说学琴就是为了在某些场合表现一下,我只是想说,不管你学什么,你付出了的努力最终不会白费,你不会知道未来在哪一个时刻,需要用到你这一技之长。
学过钢琴的人应该知道,在打基础的时候有多枯燥,那些荧幕上弹着流畅曲子赢得掌声的,也许付出了不下十年努力,而初学者,最早面对的算不上曲子,只是一个个练指法的谱子而已,听不到动听的旋律,一个个键生硬地去弹,要渐渐熟悉哪个音在哪个键,也要协调左右手,而且每天反反复复都是这些,持续好长时间。
可以说,有很多初学者在最初学习的几个月后,就放弃了,因为太辛苦太枯燥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
那么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毅力过人的,有了这份学琴的毅力,你将来面对很多事情,都会做到比常人更多的坚持,也就会比常人更有可能成功。而且,长期弹琴的人,会有一种优雅的气质,这种气质旁人模仿不来,因为在学习钢琴时,老师会教你如何端正坐姿,如何让动作更优雅,因为这种乐器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高贵的气质,长年累月,这种气质就会落在你身上,挥之不去。
如果有能力,还是让孩子去学琴吧,只要孩子不是特别反感,就支持他吧,而且要鼓励他一直学下去,鼓励他度过最艰难的基础阶段。也许在很多年后,孩子会感谢你。
分享一个简短的故事,也分享一个爸爸的心声。
♦ 有个小女孩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
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
♦ 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学
坚持学琴,很大的功劳在于爸妈的陪学与坚持,当然他个人也很感兴趣。一起学习的好处就不用说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乱弹”,可以有很多欢乐。家长会渐渐落后于孩子的进度,刚开始是家长学会了给示范,之后就是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