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勇于尝试,增强感性认识,启动问题思想
我在教学“统计图”这个单元中,因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单式统计图。当我写出课题时,学生已不再新鲜,都叫:“我会做了。”如此轻敌,应会跌得不轻。我不做声,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做题目。结果犯傻了:两个量怎么表示?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画出来?……接二连三的问题在他们的脑海里出来了。我见状,就对他们说:“我们一起。学习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比较心平气和了,避免了盲目的心态,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解决,增强了感性认识,学习效果比较显著。这个窍门比较适合一知半解就盲目做题的学生。
二、 多提问,引导思考
有部分学生学习主动,学习能力也挺好,学完后能解答问题,若你问他几个“为什么”却无法说清楚。这类学生比较照本宣科,缺乏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方式较弱。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在备课时多为这部分学生量身定做几个“为什么”。用多提问的方式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一知半解到知其所以然。这个小窍门比较适合中层学生。
三、 加强交流,拓展思维圈
学生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分享思想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像一种“传染病”一样,将思维的方法、积极性、空间相互传递。学生间都会用比自己“优秀”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一个班的学习氛围,教师也可利用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思想来感染,引领学生在某种思维的方向发展,以一人带多人,带动一个班学习风气的浓烈程度。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好好驾驭,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愉快的进入思想遨游的空间。
怎么样,培养思维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由于小学生自觉性不强,自控意识和能力较低,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才能达到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
1、以情激趣促进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思考、由思考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才能在确定思维习惯养成的目标后,自觉地加以修正和约束,才能在觉得不舒服,甚至难以适应时靠自身意志的力量加以克服。结合班级情况,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开展“我是本周小明星”活动,设计有:计算性星、分析星、口才星、巧算星、无错题星、进步星等等。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严格要求促进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合理适度地要求学生。就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后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励。再次具体明确地要求学生。对养成思维习惯的要求不具体、不明确,会使学生感到空洞、抽象,就没有行动的具体准绳和衡量尺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达到了要求,离要求还有多大的差距,主要不足在哪里,感到无所适从。最后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只是起着外因的作用,思维习惯的养成最终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做到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困难时,鼓励他们;困惑时,帮助他们;成功时,赞赏他们。
3、纠正不良思维习惯克服定势思维。
克服定势思维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25×4=100,但学生看到24×5=也算成100,正确的结果是120.所以要求学生一定把题目读一读。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克服直线思维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1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5吨,9天就完成了生产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有的学生想到了“工效×时间=工作量”,但在题中找不到原计划的工效,也找不到实际的工效,觉得这道题很难。其实换个角度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5吨,实际9天比原计划9天多生产9个3.5吨,也就是按原计划工效需要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始终贯穿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结合现实的有序引导,又要关注持之以恒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对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都有极其现实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深入探究,让学生找到成材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