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侗族舞蹈的特点都有哪些

              侗家以人人会唱歌自豪,人们称誉侗族地区是“诗歌的海洋”。村寨中的鼓楼和风雨桥以它们的独特风格,显示着侗族人民的建筑艺术。讲究礼貌、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修桥补路、重视公益事业是侗族人的传统习俗和美德。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侗族节奏艺术主要以敲击节奏的表现形式为主,敲击节奏这种艺术形式是侗族乐舞艺术中个性鲜明、形式完美、极具特色,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早已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侗族打击乐器都是对自然界生长的植物通过加工而形成的自然乐器。

              侗族如今仍然生活在风景如画的秀丽山川,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提供的所有资源,他们所有制作的打击乐器都以天然物质为加工材料而制成。在侗乡最为流行的打击节奏有:竹筒节奏、扦担节奏、板凳节奏等等,这些都是纯打击节奏的表现形式。

              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节奏,一切客观事物均依赖节奏而存在。侗族很善于提炼自然节奏来抒发情感表达或揭示自己的内心活动。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蛙叫蝉鸣;生活中的酒筒板凳、扦担刀鞘的声响,都是他们模仿加工用以表达情感的声响材料。

              通过对自然节奏轻重、强弱、长短、快慢、力度、幅度、层次、明暗、虚实的提炼加工成为抒发情感艺术节奏,惟妙惟肖的刻画人们心情变化,将其内心活动和思想情感通过节奏声响表达出来,形成了侗族特殊的节奏艺术表现形式。

              【结束语】每个少数民族都活着在自己的地域,不常离开的他们更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演变虽然在改变却依旧保留着许多的原始状态。舞蹈就是最好的体现,侗族舞蹈的特点你是否记得了呢?

              芦笙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

              苗族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是贵州省贵定县苗族所独有的一种芦笙舞蹈。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国内外艺术界有关专家、学者誉为“东方探戈”。

              他们自创的舞蹈造型别具一格,通常以芦笙为道具和乐器,边吹边舞。伴舞者逆时针方向绕大圆圈舞蹈,芦笙演奏者一边吹奏,一边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技巧。其中,蹲跳动作最常见,主要特征是:以椎为轴,脚带腰身、转下肢,步伐有曲有伸,一拍一次,前半拍往下,后半拍往上,脚尖落地时一触即起,犹似烫脚之跳。

              起源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

              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数学小故事通州顺化

                        • 上一篇:东方红舞蹈史诗的歌曲顺序?
                          下一篇:怎样上好幼儿园舞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