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湘西土家族摆手舞?

              “摆手舞”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现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等地,已有近千年历史。

              “摆手舞”流传广泛,名称不尽相同。有叫“舍巴日”或“舍巴格资”,意思是甩手或玩摆手;有叫“舍巴”的,意思是摆手;有叫“舍巴骆驼”,意思是跳摆手;有叫“跳年”(汉语),名称虽多,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中,土家族人民都要跳“摆手舞”。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集歌、舞、乐、剧于一体,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撤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摆手舞的舞姿粗犷大方,刚劲有力,节奏鲜明。土家人用牛头、猪头、粑粑、米酒、腊肉等供品祭祀过祖宗之后就开始起舞,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还有一种在野外举行的大摆手舞,它是一种军功战舞,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少则几人,多则上万人,历时七八天不息。大摆手舞每三年举行一次,是军事战争场面的重演。跳大摆手舞集会也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商贸交易会。

              其舞蹈内容以上述仪式程序结构而成。土家族摆手舞舞姿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舞蹈场地一般在坪坝上。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祭祀族群始祖,规模浩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主要祭祀本姓祖先,规模较小。其音乐包括声乐伴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声乐主要有起腔歌和摆手歌,乐器主要是鼓和锣,曲目往往根据舞蹈的内容及动作而一曲多变。摆手舞的动作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表现风格雄健有力、自由豪迈。

              “摆手舞”是集体舞蹈,大多成圆形,锣鼓放在中央或边上。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有时两人一行或四人一行,有时女的在里圈。“导摆者”在行列之前领头,行列之间有“示摆者”作示范,行列之后有“押摆者”压队,在锣鼓的伴奏下,边唱边舞。一般要跳完一圈之后才换一个动作,各个动作连接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如:耙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动作连接在一起,就表现出春季生产的劳动过程。那健朴的舞姿,高亢、自由的歌声伴着强烈的锣鼓节奏,给人以清新而热烈的感觉。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全民族的大型舞蹈,它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表现狩猎劳动的;有表现军事战斗的;有表现农业生产的,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等等。

              土家族摆手舞对研究土家族历史、战争、宗教、迁徙、民俗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原始古朴的土家族茅古斯舞是怎样的?

              茅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土家族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是我国舞蹈及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

              从其服饰、道具至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舞真实地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十国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

              茅古斯舞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做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族人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

              相传古代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

              后来,他们又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

              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族人“调年”,即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

              这个青年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他只好走出来,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

              于是,这个青年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从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茅古斯舞,有时也单独表演。

              茅古斯也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的名字,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是土家族人为了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居住地区。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内容。

              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表演茅古斯的人数一二十人不等,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饰老茅古斯,土家语叫“巴普”,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茅古斯,代表子孙后代。

              他们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而竖的单数草辫。

              茅古斯舞的表演内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诸如“扫堂”、“祭祀请神”、“打猎”、“挖土”、“钓鱼”等,首先是“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

              其次是“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现全家族人民的生存和繁衍,之后是“祈求万事如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如祝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

              茅古斯舞表演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为单位轮流举办,持续5天至9天不等。

              茅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时屈膝抖身,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刷刷”的响,头上5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

              根据表演的动作内容,可一目了然,如“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

              茅古斯舞的歌唱部分全用古代土家语演唱,以至有些土家语无法翻译。其动作原始粗犷,滑稽有趣,粗线条地勾勒出土家族从远古中走来的一步步发展历史。

              剧目有《做阳春》、《赶肉》、《捕鱼》、《抢亲》、《甩火把》等。

              如“赶肉”时,为了表现分配公平,防止挑选,每份肉用棕叶穿好,一份肉一条棕叶提索,将所有分好的肉放在簸箕内,让提索露在外面,再盖上一只簸箕,见索不见肉。

              而后将簸箕用手摇转几圈,各人拿索取肉,是好是差都没有意见。

              舞蹈最突出的特色是服饰原始,身穿草衣树皮,古老大方,颇有原始人的形象;表演者的动作古朴健康,对话时要求变腔怪调,使观者辨认和监听不出表演者是谁,这是舞蹈者最大的成功。

              土家人跳摆手舞时,茅古斯的扮演者们事先装扮好,在摆手舞场不远的树林中等待,摆手舞跳到一定的时候,他们轰然入场,摆手舞立即停止,为之让场,说是“祖先爷”来了。

              整个茅古斯舞的演出有情节、有人物、有语言及其他的故事内容,基本具备了戏剧形态雏形,因而说它是原始戏剧;但它又没有戏剧的基本规范。

              茅古斯舞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土家族虽无文字,但“毛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成为土家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课程学习金宝贝早教费用锦旗

                        • 上一篇:琵琶行中空白艺术的评价的句子是?
                          下一篇:拔萝卜少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