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为例论述艺术审美教育的作用?
1.
艺术中的音乐审美教育作用: 音乐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艺术中的美术审美教育作用: 优秀美术作品的榜样作用和美好的艺术形象,能鼓舞人们奋进向上,自觉地接受它的影响和引导。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去感受,去表现各类美的事物,并从中引发感情上的共鸣。
二、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最主要的应该是以下三个功能:审美的认知功能、审美的教育功能、审美的娱乐功能。
一、审美的认知功能所谓审美的认知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和人生。
因为艺术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的特点,所以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揭示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真谛与内涵,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社会认知。
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毕竟是有限的,相比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来说,其具有的认知功能是不足的。
二、审美的教育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和再评价,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现实作用。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之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四、为什么要进行艺术与审美教育?
席勒是最有名的宣扬审美教育的艺术家,当然他也是极重要的美学家,他认为审美能挽救堕落的人性,与之一脉相承的是蔡元培,呼吁"美育代宗教"。
席勒认为美是审美活动中人"自由的沉思"的产物。这里的自由意思比较复杂了,最重要的一个意思就是人心灵的自由。面对一个艺术作品,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解读,感受,想象甚至再创造,这一过程没有限制,完全自由,其中很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你心灵的自由不受现实利益牵绊。
沉思则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的专注,你在审美的过程中心无旁骛,沉浸在对美的感受和思索中,故谓之沉思,这也就是美学中的“审美观照”,可以是凝视,可以是聆听,可以是沉浸式的阅读,总之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到审美对象中的状态。
每当你欣赏完极美的东西,你会产生一种世界上有这么多这么美的东西,还纠缠于各种琐事真是没有必要的感觉,美是心灵的庇护所,和宗教有类似的体验,所以说美育代宗教确实不是没道理的。
五、实用艺术具有哪些审美特征?
所谓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术种类。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中国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大批彩陶,古希腊与古罗马遗留下来的巨大建筑,如雅典卫城和罗马大斗兽场等都证明,早在古代,人类在其创造活动中,就不仅使其作品具有直接的用途,而且也将创造性才能对象化,使这些作品成为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艺术品。也就是说,实用艺术品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
实用艺术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与人们的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实用艺术与其他艺术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物质上的实用需要。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实用艺术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而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或美学追求,因此,它不强调再现性,而强调表现性,从而形成了实用艺术表现性的特点。
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讲,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官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从区别上讲,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而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和审美需求。
实用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一、建筑艺术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场所。建筑(architecture)这个词在拉丁文中原来的含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形体、节奏、色彩、质感、空间组合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一)建筑艺术的种类
建筑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民用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建造的,其建筑原则是实用、安全、舒适,民用建筑同时也体现了特有的民族习惯、风俗和等级观念、宗教信仰等民族意识。公共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公共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体现不同时代、地域和社区的集体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等。园林建筑是人们将生活环境艺术化,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产物,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情趣的审美追求,同时凝聚了各种艺术的风采。纪念性建筑,主要用于对于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纪念,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和时代精神。
除了以上建筑种类,还有宫廷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等。
(二)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
第一,追求以实用性为基础的空间美。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建筑师们遵循的基本规律。建筑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建筑完全是为了防寒御兽、避雨遮风等实用目的而建造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及审美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之后,建筑才具有了审美的性质。也就是说,建筑的审美性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
1/8页
第二,以空间组合、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为艺术语言。建筑艺术的语言包括许多因素,空间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和审美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如北京的天坛(如彩图,所示),其整体平面是正方形,中央的圜丘是白石砌成的三层圆台,通过这种空间组合,用有形的建筑实体来表现无形的天宇,以具象的造型来体现象征的意蕴,体现了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同时,耸立在地面上的圜丘坛同周围低矮的围墙形成鲜明对比,不但扩展了祭祀空间,而且增添了崇高感和神秘感。形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如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整个建筑的巨大形体,外观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雄伟端庄。节奏是指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秩序的重复出现,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内在的共同之处,因而人们把它们分别称做“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例如,从天安门经过端门到午门,就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两旁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色彩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例如故宫,总体色彩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基、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使这座皇宫的色彩别具一格。装饰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美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如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总之,正是通过空间、形体、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才形成了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美感的核心。造型必须符合形式美法则,形式美中的统一、均衡、对称、对比、韵律、比例等法则在建筑造型及其构图中均有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和谐、节奏韵律等。和谐是一切美感的基础,建筑中的统一即和谐,即运用各种技术的和艺术的手段,对各种造型因素予以组合,使之协调稳定,浑然一体。多种多样的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可以使建筑获得不同的艺术品格。
第三,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又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可以通过通览人类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建筑,透视文化史和文明史。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甚至认为:“人们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时,只有建筑还在
1说话。在‘石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建筑往往具有多重的象征性意味,即通过建筑艺术的手段来表现某种特定的精神内涵。建筑的象征性是建筑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座充满象征意义的建筑物,常常是一座历史的碑石,其巨大的精神感染力甚至会超过环境和造型。如建筑史上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就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地位。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如图,,,,,所示),正面是一对高,,余米的钟塔,靠近后面是一座高达,,米的尖塔,它象征中世纪教会的无限权威高高地凌驾于整个城市之上。尤其是它的尖塔,那尖形的拱顶,那又高又细的柱子等,都是垂直向上,直刺青天,给整个教堂制造出一种上升、凌空、缥缈的艺术效果,目的是把那些饱尝人世痛苦的信徒的目光引向苍天,使他们忘却现实,憧憬天堂。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在竭力增大建筑体量的同时,又赋予其自然力的表现,从而表明法老权威的至高无上。北京故宫(如彩图,所示)建筑群,格局纵横交织,前后左右对称,空间的严肃感、稳定性极强,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显示,以及对法度、秩序和礼仪的追求。中国园林建筑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崇尚,又将诗、书、画、工艺、雕塑等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和谐景观,蕴涵了创作者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趣。
不论是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典雅和大气,还是江南苏州园林的静谧、恬雅和变化有致,虽有审美观念与精神含量的不同,但同样表达了人们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
六、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作为美的教育,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社会与精神中一切美的形态对于人的陶冶,而达到人的身心的美化。但狭义的美育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美的教育。
美育的历史如同艺术的历史一样,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不仅是人与鬼神的沟通与对话,而且也是人自身身体和心灵一种广义的审美教育。中国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则将美育纳入了关于人性塑造的教育体制之中。至于中国漫长历史中的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它除了经学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了诸子百家和诗词歌赋,这都兼有美育的功能。但对于一个读书人,也就是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还必须精通琴棋书画。这却是专门的审美教育。与中国美育的历史不同,古希腊的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教育和体育。前者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的学习,后者是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的训练。...
七、为什么提倡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教育,语文教学应提倡审美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是美,苍茫的星空、静谧的黑夜也是美;艳丽的鲜花是美,飘零的落叶也是美;青年的果决是美,老人的沉稳也是美……教师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广泛接触、留心感受、尽力发现、及时捕捉周围的美,才能见人所未见,从而培养出众的审美能力。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与美有关,与美化人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所具备的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与语文教学就必须统一起来。
八、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谈谈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特点?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①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
②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九、文学概论简述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表现在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十、音乐审美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作用?
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基本功能。审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教学中通过音乐内容唤醒学生的审美本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性情,浸润学生的心灵。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人们的身心受着从未有过的压力,音乐审美教育能使人身心和谐发展乃至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