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如何教育他们使其健康成长,关系着孩子们的未来的发展。幼儿教育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位家长十分关切的。虽然家长和教师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但是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师和家长各自为战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效果。为避免对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同步进行,作为教师就要主动地和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只要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幼儿园教育费包括那些,成本设置那些明细科目比较合理呢?幼儿园又部分免税政策,又要如何合理避税呢?
幼儿教育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向家长收取托儿费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幼儿园经费的主要来源。尤其是转制的企事业幼儿园,上级单位不再给幼儿园经费支持,托儿费更成为幼儿园生存运转的支柱。但是一直以来,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定价,没有与办园成本挂钩。过去由于受家长的经济收入水平和计划体制的影响,教育部门的定价普遍偏低,这就构成了低收费与满足幼儿园生存需要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只能寻求一些不规范的手段来提高收费,比如办兴趣班或收取赞助费,而这些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费用实际上又不是家长所应当承担的,对家长不公平。幼儿园收费混乱的情况成为幼儿园体制改革中日渐突出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规定,实行体制改革的幼儿园可以“按生均培养成本和家长承受能力自行制定保育费、伙食费等具体标准”。把定价权交给幼儿园虽然是放权的表现,但是由于园长没有“成本”的概念,不知道如何核算成本,更不知道家长市场在调节收费标准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又出现了幼儿园把什么都计入成本,将收费标准定得太高,超过家长承受能力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均成本?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核算?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探讨。
一、幼儿园成本的构成
教育成本是培养一个幼儿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或者说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由社会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培养费用(胡卫,2000)。教育成本分为经常性成本和基础建设成本(袁连生,2000)。幼儿园的经常性成本指的是幼儿园为提供教育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实际上是幼儿园维持日常运行的成本。基础建设成本主要是指租金或折旧费。随着幼儿教育社会投资的增加,一些幼儿园也把投资者的收益当作机会成本纳入到幼儿园的成本中。一般来说幼儿园的成本包括经常性成本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租金或折旧费和投资收益应不应当计入成本却有不同意见。那么这两者应当不应当纳入幼儿园的成本构成之中?经常性成本又应当包括哪些成本项目?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看租金和管理费。从企事业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现实来看,过去幼儿园是企事业的一个部门,场地、房舍无偿供幼儿园使用,也没有租金、管理费一说。当幼儿园与原单位剥离,成为独立法人,房舍、场地给不给幼儿园无偿使用都是原单位的自由。捐资办园是一种自愿行为,我们无权对企事业单位提出这种要求。因此租金或物业管理费是否是幼儿园的成本之一应由市场来定,如果举办方允许幼儿园无偿使用房舍,自然是好事;如果不无偿使用,那么纳入幼儿园成本也是合情合理。只不过是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教育用地的祖金或物业管理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可根据时间换算出房舍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再算出每个孩子应当分摊的费用,以避免出现漫天要价的现象。因此,租金或折旧费可以纳入幼儿园的成本中。
其二,投资者的收益。投资者收益实际上是幼儿园盈余的一部分,不属于幼儿园实际支出的成本。如果按照严格意义的成本收费,幼儿园实行收支平衡,没有盈余,就更不应该将投资者收益核算到成本里,摊入幼儿园收费中。这是从幼儿园“不营利”的角度而言的,是一种理论状态。实际上,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幼儿园都有一定的期望盈余。投资者希望有一定的投资收益,幼儿园希望能有一定的发展积累,这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简单地说让幼儿园实现收支平衡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幼儿园的成本收费应当是:
成本收费=成本+期望盈余
前面我们说过幼儿园应当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无论是营利性幼儿园,还是非营利性幼儿园,在实际支出成本的核算上都是一样的,差别应当在期望盈余上。比如说,非营利性的幼儿园,期望盈余可以为“0”,也可以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略有盈余。有关部门应当对非营利性幼儿园的盈余范围做出一些限制,以保证幼儿园的收费既能让家长接受得了,又能让幼儿园和投资者有所受益。
其三,经常性成本的项目内容。幼儿园的经常性成本,是幼儿园提供教育服务、维持日常运转所需的费用,不属于供教育服务的费用应当从日常成本中剥离出来。那么哪些内容属于日常成本?哪些内容是与培养幼儿无关的费用?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设置思路,各幼儿园在核定的时候,成本项目也是五花八门。一般来说,幼儿园的经常性成本可包括这样几大类: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各项目的具体费用内容如下:
1.工资。工资是幼儿园日常运行成本中最大、最主要的项目,在这里指幼儿园支付给教职工的各项费用。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各幼儿园在工资的构成上都不一样,因此,工资的成本内容也就有差别。
2.公务费。公务费是幼儿园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暖费、差旅费、车辆费等。
3.业务费。业务费是幼儿园为完成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和易耗品购置费,包括教学和活动所用的玩教具、图书资料、文具费、资料讲义费等。
4.修缮费。幼儿园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如教室、办公室、活动场地、大型器械、水电汽的维护、加固支出等。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应计入本学年的教育成本;对于大修费用,应按修理间隔年限分期摊算。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的成本应当包括:经常性成本和租金(或折旧费),投资收益属于幼儿园的盈余,不能核到成本里。
以上只是对幼儿园实际支出成本的一个建议性思路,要想得到更为精确的成本内容,还必须进行更广泛的调查。我们建议幼儿园在核算成本时,应在这一分类基础上尽量细化,以防止宽泛而看不到幼儿园的实际支出情况。
二、幼儿园的定位与成本核算
确定了成本构成后,幼儿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测算每一成本项目的数额。由于各园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所测算的成本费用会有差异,但是幼教事业毕竟不能像企业那样追求利润,幼儿园的成本核算应当是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略有盈余,不可能把各项成本定得太高。这是幼儿园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幼儿园在核算成本时都会综合考虑园所和班级规模、师幼比、现有的办园条件等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幼儿园不能就成本而成本,还应该考虑自己的定位。幼儿园把自己定位在是面向高收入阶层的,还是普通收入阶层的?是高质量标准的,还是中等质量标准的?都会对成本核算产生直接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幼儿园对自己的定位很模糊。同一所幼儿园存在着多种教育形式,既有普通班,又有蒙氏班,还有什么电脑班、潜能班、游泳班,不一而足,而这些不同的教育形式又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蒙氏班和兴趣班的费用一般都高于普通班的收入,园所多用这类特色班和兴趣班来吸引高收入阶层的家长,作为增加幼儿园收入的一个手段。这种因教育内容和幼儿所享受待遇的不同,而在一所幼儿园里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不仅对家长和幼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成本核算。由于幼儿园没有明确的定位,核算成本时模糊了幼儿园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界限,必然导致不规范的成本收费操作。不仅如此,从幼儿园的角度而言,这种不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办“特色班”和“兴趣班”,误把办班当成是“高质量”,用高收费班来养普通班,实际上是不计成本的表现。在这种办园思想指导下所制定出的收费标准,必然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幼儿园也会因教育内容没有特色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园长一定要明确到底要把幼儿园办成什么样的,再根据定位来调整成本核算。比如说,如果幼儿园的定位是面向普通收人阶层的,就不可能把收费标准定得很高,园长必须压缩成本,实行“薄利多销”的办园策略。如果幼儿园的定位是高质量的、面向中上等收入阶层的,那么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可以比一般偏高,但是收费标准必须与教育质量相符,高出的部分一定要用于提高师资和玩教具这些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成本。总之,幼儿园应当综合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来核算成本,这样的收费标准才会为市场所接受。
三、建议
(一)幼儿园要明确定位,认真核算成本
在收费制度改革中,幼儿园一定要端正对成本收费的认识,认真核算成本。随着市场监督机制的完善,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那种借抬高成本来谋取高收费的做法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幼儿园必须明确定位,综合考虑幼儿园的计划招生数、班级数、班额、师幼比例、提供服务的类型、所处社区环境、家长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认真测算自己的成本。实际上,在测算成本时,幼儿园的每一项支出都必须根据它在全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来分析。园长不妨反思一下:办公耗材预算的费用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多少显著成果?大型装修是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吗?如果选用废旧材料,预算的费用是否会降下来?……类似这样的向题,园长在测算成本的时候,应当多反思一下,这对幼儿园立足市场、取得竞争优势都大有裨益。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成本收费的引导和调控
在当前幼儿园收费制度改革的试点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广泛调研,明确幼儿园的成本构成,对于哪些成本应纳入、哪些成本不应纳入有一个细致的规定。在成本核算上,摸清幼儿园日常运行成本几个主要项目的权重,为审核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在规范幼儿园的收费管理上,应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办园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对有国拨经费或上级差额拨款的幼儿园,应使其保证基本的收支平衡;对自负盈亏的幼儿园,应保证幼儿园有一定的盈余,但是应对盈余比例做出一定的限制。另外,教育部门还要当好幼儿园与家长的协调者,在收费制度改革推行的过程中,既要维护家长的知情权,正确作好解释工作,让家长明白调费的原因;又保障幼儿园的自主权,在政策解释上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对确实办得好的幼儿园要给予信任和支持。
(三)建立成本收费的市场约束机制
家长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市场。作为消费者,家长有权利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什么地方;作为经营者,幼儿园有责任告知家长收费标准制定的依据,让幼儿园的价格接受家长的检验。幼儿园把收费标准抬高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摆正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把家长看做是收费标准的被动接受者,而忽视了家长对幼儿园市场的监督、约束作用、最终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抗议。成本收费最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是市场,应该充分发挥家长的约束、监督、激励作用,培养家长的主动维权意识,了解幼儿园的收费依据,从市场的角度约束、监督幼儿园。而幼儿园要适应市场,必须让家长知道成本核算结果,出示收费标准的依据,维护家长的知情权,把外在的约束逐步转化为内部的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