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好朋友,他孩子读三年级,迷上了手机游戏,动不动就向父母要手机玩,不给就哭就闹,孩子对书一点兴趣都没有,父母为此很是头疼。
有一次,这位朋友来我家,给我说起此事,我想了想,送其一套书,并给他说:既然游戏目前是他最大的瘾,而你现在也控制不住,那就这样,下次孩子再给你要手机玩游戏时,你就把这本书给他,让他先看完前20页,看完后,如果能大概复述出来,那么你就将手机给他,让他玩10分钟,过会儿瘾。
第二次,孩子想要再玩游戏时,你继续让他再读20页,再复述内容,然后再给他过会儿瘾。几次以后,孩子就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
后来,朋友告诉我,这方法不错。几次以后,他就被书迷住了,他主动看完第一本,又主动看第二本…………
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
这就好比,我迷上了一款游戏,打得昏天暗地,忽然一天,看了某个连续剧的第一集,一下子就把迷住了,然后我的时间就转移到该连续剧上了,过程没有痛苦。
换句话说,堵是堵不住的,我们的核心方法是:想办法给予孩子一种书瘾,以便去替代他的电视瘾和游戏瘾。
现在的父母不容易,以前只需要将孩子们从电视机前拉回来即可,而现在还要从手机游戏中拉回来,难度比以前大多了,每天都在跟孩子讨价还价,比较累。
所以,给孩子找到一些特别吸引人,三观又比较正的书,是一个关键。
即便是成年人,如果被一本几百万字的书迷住了,就会每天都看。就像连续剧每天看几集。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得如此做,找那种一套书就是一个统一的大故事,孩子看的时候,就像成年人在看一部连续剧那样,根本停不下来。
如此,孩子的阅读动力就很强大了。慢慢地,兴趣也就来了。
当孩子阅读的兴趣大于看电视的兴趣,大于玩游戏的兴趣时,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别的书,其他回答已经推荐了很多很多,我这里单单说这5本。
《地狱岛上地球人》
《绝境逢生火山城》
《命悬一线多兰国》
《智斗铁甲大怪兽》
《秘密潜入除后患》
十年来,我给孩子们写过61本书,其中的54本,平均起来每一本的销量在10万册以上。而我之所以单单说这5本,主要是这5本书是一个统一的大故事,而每一本又是一个阶段性的故事,就像连续剧,书中的每一章就像连续剧中的一集。孩子读完前两章,必然会忍不住读完后面所有5本书的章节。
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写过61本书,但不瞒您说,这5本我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最多,我自信它是我写过的61本中,质量最高的。
5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发明发现”的,然而,如果我只是单纯地介绍人类文明进程中,诸如望远镜、火药、电报、电灯、发电机等等的发明发现,那说实话,看这样的书,不如让孩子们去看网站上的百科好了。现在早已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只要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就喜欢得不得了,因为那时适合孩子们的科普书很少很少。
但现在已完全不同。
显然,单纯地介绍各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发明的,原理又是什么,这种形式目前比较适合成年人。比如“科普中国”项目中,我给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写的这篇文章《高铁与上方高压线持续摩擦,不怕磨断吗?会不会产生很多电火花?》,在头条和悟空问答共150万阅读量,头条网友们的评论就很棒,如下:
这就是说,成年人适合单刀直入,追求效率的短阅读。
而孩子们的阅读,最好是在一个很吸引人的大故事中进行,核心目的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继而培养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
几乎所有的连续剧都是以“对抗”来吸引人,比如连续剧《潜伏》中是共军和国军的间谍对抗。
而《地狱岛上地球人》等这5本书,我为了把“发明与发现”很自然地穿插进故事中,也为了让五本书的故事获得统一,我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对抗:两国交战。
显然:
无论是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都会发现,战争的胜负跟某种发明有极其大的密切关系。
比如说,一战时,德国的潜艇很先进,结果德国使用潜艇把英国打得很狼狈。
后来英国率先发明雷达,结果,德国的轰炸机在英国上空很是吃亏。
又比如说,二战时,美国率先研制出原子弹,及时地轰炸了日本,结果日本臣服美国数十年直到现在。
…………
潜艇、雷达、原子弹等等都属于“发明与发现”的范畴。但显然,这些发明发现只有处在残酷的战争中(对抗),它们的地位和荣誉才是至高无上的,此时的它们才是挽救无数人生命的发明与发现。
因此,那五本书中“发明与发现”其实就是故事情节中两国交战的救命稻草,唯有如此,我们的故事才吸引人,而科普也才显得惊心动魄和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异星球上,两国交战,这国率先发明电报,打了胜仗。不久,另一国又率先发明火药枪,报了一仇,就这样你来我往,在惊险的故事中,就把人类进程上那些最重要的发明发现给讲了。
以上,是我推荐这5本科普漫画故事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