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一个人非常会讲好话,他能把死的讲成活的,把黑的讲成白的。讲好话谁都会讲,一般人讲了人家不信,可这个人讲了人家信呀。
会讲好话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县太爷耳朵里去了,县太爷想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怎么会讲好话。
没过几天县太爷派人把会讲好话的人约到离县衙不远处的一座石拱桥边。县太爷对会讲好话的人讲:听说你会讲好话,今天我来考考你到底是真是假。
说话间县太爷双脚刚上石拱桥就停下来了说:我现在就站这里,你能讲出什么好话。县太爷话音刚落,会讲好话的人就说恭喜县太爷,你的前程就像上石拱桥一样会步步登高的。石拱桥的造型就像半个圆形那样,上桥肯定要步步登高,县太爷一听有点道理,就算你讲对了。
县太爷继续往桥上走,走到桥顶时停下来了,县太爷心想这桥顶是平的,我看你能讲出什么好话。县太爷讲我现在就站在桥顶,你看看有什么好话可讲:会讲好话的人依然说恭喜县太爷,你的江山,你的权力四平八稳,没有人敢跟你争的。县太爷一看这桥顶是平的,四平八稳到也有点道理。
这时县太爷心想怎么就难不住他呢?于是县太爷接着往前走,一直走到桥的最后一个台阶,还有一步就下桥了,县太爷停下了。并想我看他还搞什么幺蛾子,我就站在这里,看他还有什么好话讲:没等县太爷开口,会讲好话的人就双手一合对县太爷讲,恭喜县太爷快要荣升了,县太爷问此话怎讲,他说县太爷后面的权力和前程比前面还要高,你很快就要荣升大官,县太爷转身一看是的,下拱桥时后面是比前面高。
借运气
相传,北方有一古镇,有个叫张旺财的老板临街开了个生药铺子。他雇了一个郎中坐堂应诊,两个小伙计碾药、抓药。生意平平淡淡。
这天,适逢集日,张老板一大早就手端一壶酽茶躺在铺子外一把藤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蓦然,他发现街道马路上有个明晃晃的东西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
他远远望去,这是根金条啊!他忙起身走过去一看:“哎!原来是根细细的白萝卜。”
他转回身子又躺在藤椅上,他不由得又看了看,那东西一闪一闪的,真像根金条,他不放心,又走过去用脚踢了踢,这次他确认不是金条又转回身子躺在藤椅上。
他心里好生奇怪,分明看起来是金条,为什么我过去却成了白萝卜?
正在这时,一个挑着豆腐担子的中年汉子放下担子,弯下腰把那个东西装到了口袋。
张老板连忙追过去:“小伙子,你刚才捡了个什么东西?”
那个中年汉字从怀里掏出根金条:“这是您丢的吧?我还给您!”
“不,不!不是我的东西!你拿上吧,借一步说话可好?”
原来这张老板觉得自己运气不佳,他想沾沾他的好运。
到了铺子,张老板热情招待这位汉子。
”你家住哪?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住八里庄,家有八十岁的老娘,”他对张老板说:“我姓朱,人称朱老二,靠卖豆腐为生。”
“哦哦,从今往后,你再不要卖豆腐了,到我的铺子来。”
“不行,我还要靠卖豆腐养我的老娘呢!”
“哈哈,不打紧,我给你开工钱,一年纹银十二两总可以吧?”
打这以后,朱二就来到张老板的生药铺子里。
这张老板整天都不让朱二干活,整天陪他下棋、聊天,说古道今。分明把他当作坐上客。
一晃一年到头了,到了年关,张老板给两个小伙计一人六两银子,给朱二十二两银子。
两个小伙计忿忿不平:“张老板,我俩整天忙死忙活,一年到头才六两,他啥也不干,凭什么比我们多一倍工钱?”
张老板笑而不答。
到了第二年春天二.、三月间,朱二感到很无聊,对张老板说:”我想做点生意!”
“好!”
“做啥生意好呢?”
“你看着办,我给你二百两白银,你觉得啥生意好就做啥生意,我相信你!”
朱二带上二百两白银,坐船去了江南,到了集镇上,一街两行地都摆满了卖包子的,各种馅的都有。
望着白生生、热气腾腾的包子,朱二心想:“北方连年干旱,正闹饥荒,这儿的包子好便宜,一钱银子十个大包子,我何不把这二百两银子全部买成包子,顺水路而下,也不过一、两天功夫。”
想到这,他就雇了三个驳船,尽数买空街道所有铺面的包子,用草袋装好,满载顺流而下。
谁知,船行到半路,恰巧碰上梅雨天气,行不得船,一连耽误了好几天,眼见得包子慢慢地变馊了,不能吃了。
朱二慌了,他也没有办法,听天由命吧。
风停了,雨住了,船又开始行走。到了岸上,立刻叫人搬到仓库里去。
朱二回到铺中,闷闷不乐。张老板也不问他生意做的怎么样,随他去罢。
又过了十多天,朱二同张老板一块去仓库看他买回的包子,那包子早已风干,打开一看,每个包子里都有十几条蜈蚣。
那年北方正遭瘟疫,蜈蚣是一味重要的药材,货源奇缺,张老板一条一钱银子!
这下,张老板可发大了。
正是: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辉!
民间传说,以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