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笑狮罗汉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沉思罗汉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降龙罗汉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扩展资料:
十八罗汉名称由来: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十八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举罗汉,看门罗汉,挖耳罗汉,静坐罗汉,骑象罗汉,乘鹿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过江罗汉,布袋罗汉,笑狮罗汉, 沈思罗汉,喜庆罗汉,长眉罗汉。
拓展资料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的。十八罗之说,并无佛教经典的依据,它最早出现在五代的绘画中。
据苏轼所见的前蜀简州张玄画的十八罗汉像后作《十八大阿罗汉颂》和他在清远宝林寺见到贯休画罗汉像后写《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为十八罗汉最早的文字记载)推断,十八罗汉的观念可能出现在唐末、五代之际,而且可能先见于绘画。
据苏轼所标十八罗汉的称谓,其十六罗汉的称谓与《法住记断列一致,其称第十七尊者为庆友,《法住记》的作者,十八尊者是宾头卢。
后来,也有增“逛叶尊者”和“军徒钵叹尊者”或者“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的。清代乾隆则接受章嘉国师的看法,定为“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西藏原来仅有十六罗汉,后受汉地影响,在十六罗汉外增加摩耶夫人和弥勒(一说布袋和尚和达摩多罗居士)二位护法,合为十八罗汉,与汉地迥异,也别具特色。
十八罗汉像常被塑造在大雄宝殿中,作为释迦牟尼佛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环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