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神话故事,也是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1、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为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2、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两者皆是。
愚公移山内容:家门口有两座大山,王屋山太行山,两座大山阻挡了村民的外出 ,于是愚公带领大家挖山,期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不过最后感动上天,派来了两个黄巾力士将两座大山办到其他地方。
愚公移山讲的是一种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做成任何事情。
愚公移山的故事简介?
愚公移山的故事简介,如下: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路。他决心要把这座山夷为平地。另一个“聪明”的智叟嘲笑他,因为他太愚蠢,认为不可能完成。
愚公说:“你啊鼠目寸光。你想假如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改变,何愁不除呢?”
天帝听后,十分感动,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
比喻只要有恒心,就可以成功。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之一,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列御寇。
愚公移山的故事简短版?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经典寓言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
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