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2]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地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象丰富,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出关》、《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
《故事新编》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有点难懂。
故事新编有哪些小说
《补天》、《奔月》、《理水》、《铸剑》、《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故事新编》
智叟在愚公处碰了钉子,特别窝火。他看到愚公每日挖山不止,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出个道道来,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向高人名人请教。经过十年寒窗,智叟学业已成,摇身一变,当上了智叟点子公司董事长。
北山愚公仍然带领全家老少挖山,日复一日,辛苦万千。尽管如此,他信心十足,一定要、也一定能把两座大山铲平。已经成了老总的河曲智叟再一次找到愚公询问:“吾观老丈每日挖山填海,如此操劳却为何?”
愚公对智叟成见颇深,他停下手中已磨缺了口的锄头,擦擦脸上的汗水:“不要老是旧话重提,上一次已经驳得你哑口无言,又来聒噪些什?今天也是老朽兴致高,可以再告诉你一遍:汝不见太行、王屋二山当住我家出门的道路?吾欲将山夷为平地,其实全因出行不便矣。吾立志用行动造福子孙后代。”愚公洋洋得意,话里边还夹带着新名词。
智叟摇头笑曰:“以老丈残年余力,如何搬得二山?”
愚公闻言,面露愠色,铿铿然曰:“又是旧话重提,看来你没有新鲜东西。记住了,吾虽老迈年高,死不足惜。然,吾死有子,子死有孙,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山不再增,何愁挖山不平也?”
“此言差矣!造福子孙后代万不可造次。老丈可否听在下进一言?”
“有话快说,有……”愚公终于咽下了不礼貌的后半句话。
智叟并不介意愚公的态度,拉住愚公,找块石头坐下,掏出烟卷递了过去。“吸烟有害健康!我早戒了。”愚公抛出冷冷一句话。
智叟毫不理会,点燃一支烟,直奔主题:“老丈志高鸿远,励精图治,锲而不舍,精神可嘉、令人佩服。”见愚公面色转暖,智叟继续说道:“刚才老丈提到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此乃真理。但是,老丈可否想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不讲速度,不讲技巧,只讲拼命,那是蛮干,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常言说得好‘只争朝夕’……”
“那该怎么办?”愚公对智叟的话开始感兴趣了。
“是这样,老丈挖山多年,磨坏了多少工具,磨穿了多少双鞋,自不必言;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苦,也不必言。可你几乎原地未动,多年的艰辛于大山丝毫无损。”这是事实,愚公心里承认。“在下替老丈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愚公迫不及待地问道。
“其实很简单,搬山不如挖隧道。相对来讲,省时、省事、省力。开凿一条隧道,通向山的那边,隧道里铺上铁轨,那可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啊。到那时,交通便利了,可以把山珍野菜运到城里,把城里的名牌商品运到山里;还可以开展旅游事业,单凭咱这里的天然氧吧,就能吸引来大批游客。谁说山疙瘩不能走向世界,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一定大有可为。用现在的新名词叫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
“好!讲得有道理……”愚公听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击掌叫好。
“别着急,在下的话还没讲完,好事还在后头哪。”智叟把话一顿,故意卖起关子:“刚才老丈说要造福子孙后代,可是你却好心差点做了‘非’好事。”智叟有意不说“坏”字。
“此话怎讲?”
“老丈好好想一想,日行于天,水流于地,人所共知。而日月星辰、山海湖河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演化形成的,内含不可抗拒的规律。如若真的人为地把山挖平填海,严重破坏地形地貌,违背自然规律,使得草木难以生长,鸟兽无以藏身,鱼鳖失去自由……整个生物链发生断裂,那可就乱了套了。要知道,破坏了生态平衡,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的。什么水涝灾害、地震海啸、火山赤潮、瘟疫流行……所以,为子孙后代造福只凭美好的愿望不行,还要讲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否则,将会贻害无穷啊,还可能成为千古罪人哪。”
愚公浑身直冒冷汗:“老朽哪里想过这许多,只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搬走了大山,能够减少后代少诸多麻烦,没曾想,哎……”一声长叹,满脸愧色,愚公不知如何是好。
“别急、别急”,智叟连忙安慰愚公。“老丈说到栽树,这可是一件有利千秋万代的好事,绿化荒山、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好,好,好!同时种树与开凿隧道不仅不矛盾,而且还相辅相成。借老丈的话,请容在下再进一言……”
“快讲、快讲!”愚公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老丈可多组织人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开凿隧道,一部分人上山种树。开凿隧道,要使用先进工具,力争早日完工;上山种树,要选优良树种,松柏槐杨、苹果梨桃,搭配合理。这两件事,要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待到隧道完工了,火车开通了,山上的树木成林了。试想一下那时的美景:山下火车风驰电掣,山上绿树郁郁葱葱,那可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齐丰收啊。老丈的移山精神早已尽人皆知,现在注入新的内涵,对历史功不可没,对社会的贡献匪浅……只要我们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定能创造出人与人、人与动植物、人与大自然温馨的关系,定能创造和谐的人类社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愚公用力握住智叟的手,他俩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