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爱国者不是喊喊口号,装模作样表达下决心就是爱国者,有些伪爱国者,反而是在彻头彻尾的沽名钓誉或者趁火打劫。而丰子恺,他是用实际行动在爱国的。他适逢那样一个外忧内患的时代,但他用画作阐释着责任心和民族情。
1937年,他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当他得知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及其汉奸登台的时候,他慨叹:“茫茫青史,为爱过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而他的好友朱自清,更是家喻户晓的真正爱国者。他自己也曾经无数次说到:“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恺把他对民生,对民族,对国家的拳拳真情流露于笔端:他笔下的山河是温润而厚重的;他画中的人是可亲可敬的;他的笔端的一弯月牙,一棵高直的树木,无不在让你的心瞬间柔软,以致会让人自然的想到诗人艾青的那首《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两则名人爱国的故事?
爱国故事一: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爱国故事二: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名人的事迹简短40字的?
我给大家讲个爱国名人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当时那个年代,负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直接取决于核武器的成果。邓稼先为了研究核武器,瞒着家人,到戈壁滩从事核武器的研究,隐姓埋名,一走就是28年,直到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后来,他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不幸患癌去世。他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肃然起敬。
刘胡兰的事迹
刘胡兰从小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小小年纪就帮家里面做事,后来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刘胡兰因为和敌人在作斗争的过程中被敌人逮捕了,敌人使用了很多酷刑依旧没有使她开口,最终敌人对她毫无办法,便杀害了她,但她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是我们敬佩的。
爱国神话故事?
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有一年,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不料,匈奴人违反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钥,扣留了他,还劝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说:“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我假如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用刀威胁他,他索性把脖子伸过去,宁死不从。
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他果断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天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而且,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一根长棍,上面挂着穗子),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
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