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伊始就接受良好教育在社会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父母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而且更希望他智力超群、才能出众,以便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人的智力50%是在4岁以前获得;30%在4—8岁之间获得;20%在8岁以后获得。其中4岁以前获得的智力又有50%,通过胎教获得,由此可见胎教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胎教呢?《辞源》给胎教下的定义为:“旧时指妇女怀孕后,其思想、视听、言行必须谨守礼仪,予胎儿以良好影响,名为胎教。”可见胎教就是给孕妇创造优美的环境,通过母亲与胎儿正常的信息交换,使胎儿在生命伊始就受到良好的宫内教育,促使胎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生长发育,以期日后成为既健康又聪明的优秀人才,即凡在孕期给予胎儿的各种教育皆称之为“胎教”。胎教的“教育”不同于生后的教育,不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而是对胎儿进行“六感”,即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运动觉及皮肤感觉的训练,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胎儿不仅具有视觉、听觉、活动和记忆能力,而且能够感受母亲的情绪变化。婴儿出生前形成的大脑旧皮质,是出生后形成的大脑新皮质的基础,大脑新皮质只有在大脑旧皮质良好的基础之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育,以达到超常的智商水平,发挥其非凡的才能。胎教的内容包括孕妇的孕期保健、外界环境对孕妇的影响和孕妇情绪波动,其中母亲良好的精神生活尤为重要。根据胎教的含义,医学上常将其分为广义胎教与狭义胎教。广义胎教是指对孕妇和胎儿的保健教育,侧重于母亲和胎儿生理病理的医疗保健。由于胎儿在器官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没有定型,故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即中医所谓“形像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外像而内感。”这里所说的受外界影响,主要是指受母体精神、饮食、寒温等方面的影响。母体的身心是否健康,对胎儿的成长,包括智力与体质的发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广义胎教有利于母亲和胎儿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有利于保胎、养胎和护胎等保健措施的实行。而狭义胎教是相对于广义胎教来说的,是在广义胎教的基础上,对母亲和胎儿精神世界的优化和美化实施,偏重于品德、精神与性情的涵养、陶冶和教育。主要指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与方法,让孕妇置身于美好的事物、环境和氛围中,不但使孕妇品德高尚、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而且由于“外像而内感”的作用,促进了胎儿智慧、情绪、品质等方面的良好发育。因此,狭义胎教有利于胎儿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狭义胎教是侧重于母体与胎儿的精神健康与心理卫生,更符合胎教的含义,因此更应引起孕妇的高度重视。根据人们进行胎教的自觉程度,又可将胎教分为有意胎教和无意胎教。有意胎教是指有心思、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在怀孕期间,采用某些方法,创造某些条件,让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得到调养。在实际当中,由于孕妇的精神、意向、习惯、嗜好等,在成年以后已基本定型,即便是有意也较难在孕期内强行加以改变。有些孕妇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对胎教一无所知,也未曾有意地去创造某些条件,而是随心所欲、毫无胎教目的地去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与嗜好,在这尽情随便的生活当中却能意外地收到胎教的效果,生下的孩子同经过精心施以胎教者所生的孩子,在体质、智力等方面基本或完全一样,或更优于有意进行胎教者所生的子女,这便是无意胎教,即没有特意采取某些方法,创造某些条件,但某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况也能够使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得到调养,在无意中产生了有意的效果。事实上无意胎教所占的比例比有意胎教大。但这不等于说有意胎教毫无意义,无意胎教毕竟带有盲目性,所以孕妇及其家人还应在孕前多读一些有关胎教的书刊,增加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与文明程度,力争使无意胎教转变为有意胎教。在妊娠期间,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有规律地对胎儿的听觉和触觉等实施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可促进胎儿大脑皮质得到良好的发育,不断开发潜在能力,使一个优秀人才所具备的丰富想象力、深刻洞察力、良好记忆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在胎儿期通过胎教得到潜在的培养。古今中外大量事实也表明,胎教对促进人类智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太任王后之所以能生出“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的周文王,在于她怀胎时注意生活起居,修身养性,还坚持晚上请音乐师来唱诗。西汉戴德在所撰《大戴礼记·保傅》中,追述了殷周时代就强调对太子的教育要从胎儿时期开始,并命名为“胎教”。这为世界胎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世界教育史和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科学价值。现在许多国家在胎教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并成立了胎儿大学或胎教指导中心,推广普及胎教知识,以培养更多的早慧儿童。祖先智慧的结晶——传统胎教传统的胎教是先人通过大量的事实、经验而总结出的详细的、成体系的胎教知识,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传统的胎教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首先,从圆房开始作为胎教的开始。认为一个生命不是低贱的,而是高贵的。其次,重视孕妇的举止。孕妇要避免“三种态度”,即说话不能太多,不应该笑得太多,不应哭得太多或受惊、害怕等,这些都会导致孕妇情绪过于兴奋或激昂。孕妇感觉到的喜怒哀乐等七种感情会遗传给胎儿,所以孕妇不要听坏话,做坏事,有坏的想法。只有母亲的姿势正确和品行端正,出生的胎儿才会端正,有气质、有品位,所以孕妇与任何时候相比都要心态和举止正确。第三,强调丈夫的作用。《胎教史记》中指出:怀孕时,爸爸一天的端正举止的重要性不亚于孕妇怀胎10个月端正举止的重要性。传统胎教是在强调爸爸在胎教中的重要性。作为丈夫,在妻子怀孕期间不要接近闲杂人等,不要过度饮酒或吸烟,不要贪色;要虔诚的生活,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帮助别人等,把自己的好品质传送给后代。第四,孕妇在日常生活还应有所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孕妇不要与丈夫同床;不要睡太久或躺太久,在家里轻轻地走动;不要经过危险的地方;不要提重的东西;不要蹦跳或走得过快;不要横躺和趴着;不要坐在太冷或太热的地方;不要用一条腿站着,靠在柱子上;不要闻不好的味道;不要听坏话;不要穿太厚或太薄的衣服;不吃类似养麦的凉性食物,不要吃祭祀食物等不正当食物;不盲目地吃补药,针灸也是被禁止的;提倡的食物是鲤鱼、鲫鱼、鸡、乌鱼等高蛋白食物和核桃、松子等坚果类食物;分娩临近时,要经常做洗衣服的活,因为洗衣服时候的蹲坐的姿势有利于分娩。虽然传统胎教中被禁止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些禁忌能阻止造成孕妇情绪上或身体上的不安,既有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又有利于胎教的实施。胎教的真谛胎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科学,因此很多人对胎教不是很了解,对胎教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的误区。有人认为胎教就是孕妇多听听音乐而已;有人认为胎教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小天才,创造奇迹;有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认为胎儿根本就不可能接受“教育”;还有人认为经过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各个都是神童,以前并没有搞胎教,不也照样有科学家和伟人吗?科学不是也在不断进步吗?这些看法都是对胎教的误解,没有真正了解胎教的目的及作用。胎教的真谛在于激发胎儿内部的潜力,所谓“胎儿都是天才”,并不是说胎儿都可以成为天才,而是指胎儿内部都存在可以激发的潜力,胎儿已经能够接受教育。我们说5个月的胎儿就已经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主要是指六感的训练,即皮肤的触觉、鼻子的嗅觉、耳的听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和躯体的运动。首先应该了解胎儿的正常生理发育和胎儿的能力,从2个月起胎儿就可以在子宫里运动了,3个月的胎儿皮肤已经有压觉和触觉了,4个月的胎儿有冷觉和听觉,5个月的胎儿有温热觉和味觉,6个月的胎儿听力几乎与成人相等,7个月的胎儿对痛觉已十分敏感,8个月的胎儿能够凝视光源……胎儿的能力是惊人的,胎儿有习惯也有情绪,更惊人的是胎儿还有记忆,他会对反复的信息刺激产生固定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胎儿的记忆。许多事实证明,在科学家和伟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包含着许多当时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的胎教与早教的因素。胎教虽然能够有效地改善胎儿的素质,提高人口的质量,但不能够使胎儿出生后都成为小天才,或成为智慧超常的儿童。儿童成为小天才的因素很多,除了胎教,还有遗传因素、出生后继续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因素,以及个人的兴趣、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等。我们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胎教可以尽可能早地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一个胎儿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挥。因此,经过胎教的孩子只是有可能成为小天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胎教有利于胎儿在智慧、个性、感情、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有利于其出生后在人生道路上的发展。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相信,人类的智能会更加优秀。今后的社会是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所以现在的年轻夫妇特别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夫妇,深感人口质量的重要性,领悟到今后生养的惟一子女的健康和聪明程度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他们特别重视优生、优育、优教,而优生、优育、优教的第一步就是胎教。胎教的内容很丰富,尤其胎教的方法非常重要,要根据胎儿各感觉功能发育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功能、躯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础。实验证明:声音可以传入子宫;胎儿可以听到声音,并对不同声音产生不同反应;触动腹壁可以引起胎儿四肢和躯体的活动等。凡是经过胎教训练后出生的孩子,生活和学习能力都较强。目前推荐的胎教方法主要有音乐、对话、拍打、抚摩等,这些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如果在出生后继续进行早期教育,每一个孩子的素质潜能都会得到充分开发,我国的人口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