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音乐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二者和谐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紧紧围绕“导什么?如何导?”进行,并据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和谐,音乐课的素质教育才能进行。 1、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着,学生求知的启发者。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围绕哪些方面来引导呢? (1)制定目标 素质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确立每一课教学目标,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宏观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那么,教师的“导”,与思维训练、创造训练、心理品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音乐教学目标中去,包括认知、学科能力、兴趣、态度、情感等各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制定目标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以审美为核心,又要发展学生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还要发展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2)指导学法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教师的教法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服务。每课都应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传授学法的方法大致有三类: A.内容定学法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传授学习方法。如西师版八年级《三峡情》的单元重点是《三峡儿女情》,以《三峡,我的家乡》这首歌为例:传统的教学,由老师的介绍导入,范唱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全由老师担纲到底。一节课下来,老师只顾欣慰自己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即使有学生表现的时候,也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圈”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意思往里钻。重教轻学,不给学生发散思维空间,即兴发挥的机会几乎没有,整个课堂强调共性而忽略了个性的体现。新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听这首乐曲,学生则以自由谈的形式来告诉大家,这首歌中用音乐描绘了三峡哪些特色,自己喜欢这首乐曲中哪些方面。并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议论“新”“旧”三峡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我”的含义,这时学生会积极发言,思维也开阔,思考也渐渐深入,通过畅所欲言,学生对歌曲内容演唱的基本情绪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表现方式,无须老师做过多的阐释。 B.学法定教法 案例一 《川江船夫号子》一曲描绘了川江中的船夫在酷暑、严寒中踏着体力劳动的特有节奏而进行劳动的形象。学法指导内容:带感情听音乐---哼唱歌曲;看画面---感觉船夫的性格;品音乐---体会情感;感悟音乐---找出音乐与劳动的关系;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根据这些步骤,设计本课重点:听音乐找出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C.教法导学法 仍以《川江船夫号子》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多在理论上口头给学生讲些艺术处理,设好框框按部就班,学生没有自由的想象空间,也没有学生自由表现机会,学生只是很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意志转。在新型教学中,有了开头的畅谈作铺垫,准确找出了劳动号子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方式来演唱此歌曲,比较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把劳动者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比较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达成共识,形成本课的教法导学法。 (3)挖掘情感 从现代心理学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我们不能只看重后者而忽略前者。教师要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努力挖掘情感教育点。教学《川江船夫号子》时,适度运用多媒体配上悲壮、苍凉的川江船夫劳动的视频将更增加音乐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用自己十分投入的情感、亲切的教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音乐美与情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设疑”等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而定。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2、主体作用的体现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才能称为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聪明。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课堂要充分显现学生思维全过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探讨、索取知识。 案例二《月光曲》(西师版)师:大家听听开头的这一连串音的两种奏法,哪一种更能表现月亮的色彩?(教师先在钢琴上用和弦演示《月光曲》主题,然后又用单音弹奏这个主题。)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这时教师不给结论,而是反复地对比弹奏主题,学生们由小声议论逐渐变成大声争论。教师这时提醒学生,哪一种弹奏“最适合表现月亮的色彩”?为什么?你从哪些方面得到这样的感受?通过对比聆听,讨论交流,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激发“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练习时间,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去进行“听、思、唱、议、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抓好小组讨论,在和谐民主的参与中获得直接的音乐经验。让学生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3)加强对音乐感悟 加强感悟音乐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音乐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反复地感悟音乐才会形成。A.感悟音乐的科学性。必须按学生学习音乐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如学生学习音乐需经历感知、理解、实践等几个阶段。对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通过音乐的比较、理解、品味、哼唱、思考、演唱等逐步养成。B.感悟音乐的层次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思维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阶段。要有感悟的层次性,如感知性、理解性、运用性、熟记性等层次性练习。感悟音乐要体现“扶→放→创”的过程。C.感悟音乐的全面性。根据《全日制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对音乐要进行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和声、音乐结构等音乐要素的感悟。对学生要进行听、说、唱、思、创等能力的培养。不仅在音乐内容上进行全面性感悟,在学生参与的环节上也要注重全面性。 教学实践表明: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正确把握两者间的关系,才能更有力地推动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正确处理好音乐教学中的教与学,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在实践中教师将会感到学生越来越聪明可爱,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也将日渐浓厚。在愉快平等的教学中教师也会从中得到频频的欣喜和乐趣。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赞赏幼儿园中班舞蹈胎教的正确方法

                        • 上一篇:人类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下一篇:胎教音乐是在肚子上听还是在准妈妈耳朵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