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的环境创设怎么做更好

              正文:
              瑞吉欧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显然,有人认为环境这一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是隐性的,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片面性。之所以这样说也基于环境创设的范围(指室内外环境、角落环境)日益完善化、细化;内容(指小环境内容的表现)日益丰富;对象(指环境的建设者,包括幼儿和教师)日益平等化。种种原因,皆因新《纲要》精神带领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审视,重新定位转变。
              一、从艺术领域的角度去谈主题环境的创设,体现美
              艺术活动的总目标是引导幼儿发现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在这里,发现美是关键,表现美是根本,创造美是提升。大班幼儿对美的感受已有一定经验,他们对美会有独到的评判。有时,成人认为美丽的东西在幼儿心里并非认同(这和他们的理解发展能力有关)。所以,我们只能以尊重幼儿为前提。
              ⒈全面协调,零而不乱
              在开展主题活动《七彩世界》中,幼儿将观察到的各种树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后,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美丽的画贴起来,老师也帮着做张贴工作,最后几乎全班小朋友的画都上了墙面。几十张的画面全部上墙会是什么样,结果可想而知。过几天去一看,大多数孩子的画没有了。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面向全体的观念不错,但要注意方式;任意将孩子认为很好的画拿下来是对孩子的否定,这种举动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刺激有多少;我们能否用最为合适的方法去展现孩子的成果?我想:肯定可以!就如最简单的制作,装扮一棵大树,请孩子把自己创造的树叶剪下后粘贴在树上,附上想说的话,这岂不一举两得?不仅美观,而且又能满足幼儿表现欲望。
              ⒉注重整体,强调“留白”
              在全面协调过后,需要整体性地展示出为幼儿审美观所认同的作品。在通篇布局时,需要考虑幼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经验的获取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表现,之后的表现已经是经过幼儿内化提升了的,具有一定的广延性。所以我们提出“留白”。“留白”的作用是留给幼儿提供展示内化过后的更具层次的作品的空间。对于“留白”的外在形象设计,我们可以完全放开,让幼儿自由选择合适的块面,以他们的审美观去预留。这样前后也有比较,对于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⒊关注连续,产生期待
              有些主题内容之间没有多少连续性,导致幼儿在创设一个主题后,很少再回过头来去注意前一主题,前一主题自然就成为“摆设”。如何继续发挥过去式主题的作用?在一开始,老师就可有目的的对各主题的分布有全盘的把握,除了平时有意识的引导外,利用一些小细节,巧妙地设计一些小标记,如数字标记、符号标记,在第一主题上写上“1”,并用箭头标记指向,接下去幼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2”、“3” ……期待“2”、“3”等里面会有什么,以此来挖掘幼儿的好奇心理。
              二、从科学领域的角度去谈主题环境的创设,积累感性经验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新《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幼儿的感性经验应该比较充沛。感性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感觉器官的被刺激后才能生成,幼儿首先要对事物的表象产生兴趣,继而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最后转化为内部驱动力,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即外部感观刺激—>内部消化积累—>动机生成—>进一步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厚实。那么,我们该在主题环境中提供什么能够引起幼儿注意的视觉印象呢?下面以“从头到脚”为例来步步说明。
              ⒈创设的基础——注意刺激物的适宜性
              对于幼儿来说,极具探索自身身体奥秘的诱惑,帮助他们了解身体,满足渴望,他们会乐此不疲。所以,选择合适的内容首先已经通过了他们在心理上的门槛,为他们能主动、乐意参与和获得奠定了基础。
              ⒉创设的条件——注意刺激物的广度
              刺激物的广度是指刺激物的提供一定要丰富。这样幼儿就能比较长时地去注意、思考。在研究完牙齿后还可以研究内脏,在研究完内脏后还可以研究关节,等等。他们的发现会随着不断的深入而越来越多,兴致也会随之越来越高,收获也是显而易见。
              ⒊创设的表现——保证刺激物的展示
              因为人体除了外部可观察得到的部分之外,还有不能直接一目了然的部分,那么这些知识的传递就不是仅仅靠语言的描述所能解决的了,直接的视觉冲击会比较有效。
              所以我们利用主题这个平台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为幼儿更多地呈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对于理解之后的表现,幼儿除了会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外,还会用动手的方式表达。其实,一个制作过程也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过程,理所当然也要保证巩固结果的展示。
              三、从社会领域的角度去谈主题环境的创设,增强自信心
              一个主题环境得以创设出来,幼儿“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们的创造智慧,我们能展示什么呢?如果没有他们平时的经验积累,又怎么会有创造?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才有了收获。对于成人而言,辛苦的历程虽然漫长,如果最终被得到肯定,那种心灵上的冲击可以让他忘掉艰辛。孩子没有成人心理上的那般调节力,合理地运用正强化马上就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孩子的劳动成果被获得认可之后,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呈稳固态势。从下面一个案例我们就可以感受——
              放学后,我开始没太在意门口的宇恒和他的妈妈在干什么,等了好一会儿,见到宇恒开心地拉着妈妈的手往后墙边走去,我也跟了过去,听听——
              “妈妈,这是我画的,你觉得阿好?”
              “很好啊!给妈妈说说画了什么?”
              “老师让我们画开心的事情。妈妈你看,这是我和爸爸在钓鱼,我觉得很开心;这是在玩滑梯;这是在玩陀螺;还有┄┄”
              “哦——”
              “妈妈,小朋友都说我画得很棒,所以老师把我的画放在这里,让他们看!”
              看着宇恒自信的表情,听着母子和谐快乐地交流——是的,他们总会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不能抹杀他们自信的流露。当然,自信的建立并非一时,合适地表扬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请再看一个案例,同样是发生在宇恒身上的,在前一个案例之前——
              在晨间我们都有一段谈话时间,一般围绕主题墙的变化进行,很关注“留白”的内容。
              看着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时,我的眼睛在不停地转动。当我的眼神转移到宇恒身上时,他的手根撑在脸颊处,手指往外翘,似举非举的模样,在他的眼里有疑虑却又有期待。我知道他也想介绍自己的作品,可还有所顾虑。“宇恒,你也来说说吧,我知道你肯定想给小朋友介绍的”,我刚说完,他就小心翼翼地拿起他的“宝贝”走到大家面前,开始介绍时声音不太响亮,我在他耳边“嘀咕”了一下,一丝沉默过后便有所改变,他投入地说:“我的这幢房子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房子的周围有许多陷井,只有房子的主人才知道陷井在哪里,坏人来了就会掉到里面了。”宇恒一口气说完了,其他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我趁势表扬了他,还叫他自己把画布置到“留白”处,并给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希望他空的时候再给小朋友讲他的画,他欣然接受了,脸上笑眯眯的。
              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肯定中,宇恒通过他喜欢的方式逐步建立了自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经常会看到他和一些孩子“摸索”在各个主题前。
              综上所述,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是否能让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是关键中的关键。语言作为交流的直接工具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不管是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等都离不开语言的互动作用,而环境作为“幼儿的第二种语言”,显然是针对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说话的平台而言的。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交流空间,让幼儿创造了美,获取了知识,感受了成功,加强了交往,全方位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对它重新审时度势,正确及时地调整固有观念,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东施效颦的故事钢铁幼儿撒谎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上一篇:如何创造良好的胎教环境?
                          下一篇:怎样做一个好的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