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在基础教育改革下如何看待学前教育对幼儿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关键要找对方式,注重的是配合。

              1、遵循一致性

              一个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肯定有一个好家长做先锋,后者肯定是老师做后盾。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一环。
                有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难以养成。许多家长反映,幼儿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说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碰到什么问题是否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如有些幼儿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家长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在幼儿园值日生做得认真负责,对老师有礼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很好地吃饭、穿衣,而在家却做不到。
                 这就对家长提出了要求,主要在于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配合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有的班的两位老师上课后一个地面整洁干净,而另一个纸屑满地。同是一个班的幼儿,为何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两位老师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个老师则放弃原则。
                这样也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为趋早性。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从小开始培养,易形成好习惯。二为渐进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为反复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围绕一贯性

              重点 突出在榜样示范作用上, 幼儿模仿性强,正处于向别人学习的阶段,家长、老师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老师、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
                

                在教学中许多的老师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平时经常教育幼儿不能随地丢果壳、纸屑等。可以举个实例,有一次,有个老师在整理办公桌时,随手把抽屉里的杂物扔在地上,一个幼儿赶紧将纸屑提到老师面前,并将杂物拾进纸篓,反思自己的行为,会把幼儿本来已养成的习惯破坏了。
                因此,老师一定要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橡皮泥西安千字文

                        • 上一篇:孩子的学前教育重要吗,去什么样的幼儿园好一
                          下一篇:泉州电视台3幼儿学前教育栏目能不能看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