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教育部学前教育宣传片感悟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据悉,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简述学前教育儿童观是什么

              简述学前教育儿童观是什么 对儿童的了解和认识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从广义上来讲,儿童教育不仅包括机构化的教育(主要为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其它非机构化的幼儿教育,比如,家庭教育等。而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这也为很多人所认同。因此,家长等幼儿教育者是否具有得当的儿童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观可分为三个形态: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和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5.)。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是占主导地位的人们所持有的儿童观;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是学术界人士所持有的儿童观;而大众识形态的儿童观则是普通大众对儿童的看法(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5.)。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要通过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直接作用于儿童(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观新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5.)。同时,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在三者之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可以对其他两种儿童观有一定的引导、支持和纠正等作用。因此,我想普通大众,尤其是幼儿教育者对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的体悟是非常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幼儿教育者(从其广义上来讲)需要现代化的儿童观。与其说现代化的儿童观是从否定前人的历史中得来的,不如说它和前人的思想具有一脉相承之处。从卢梭、到裴斯泰洛齐再到杜威和蒙台梭利;从老子到李贽再到陈鹤琴、张雪门、赵寄石等,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无不闪耀着相似的光芒。大致来说,现代化的儿童观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以儿童为中心不是放任儿童为所欲为,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刘晓东教授曾在书中多次提到儿童观的问题,他总结了以下几种儿童观。首先,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也就是说,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具有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个体。或者说,儿童和成人是人一生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儿童和成人都具有各自值得彼此学习的东西。其次,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也就是说,儿童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儿童的很多问题自然地充满着哲学的意味。第三,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天然地内蕴“本能的缪斯”,儿童的歌声、涂鸦等无一不充满艺术的率真和灵性;儿童是天然的幻想者,一本书可以被想象成一头牛,也可以被想象成充满危险的怪物;“儿童在游戏中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者外部世界”(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7.)。第四,儿童是自然之子。也就是说,“儿童是自然的造化,是宇宙进化历史的产物”(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8.)。第五,儿童是历史之子。换句话说,儿童天然地蕴含着人类祖先的历史文化遗产。第六,儿童是成人之父。这里不是说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而是说,成人是由儿童生长而来的。第七,儿童是成人之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儿童是成人的老师。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

              上小学之前的教育,统称学前教育,但通常我们都会因为在孩子3-6岁之间属于认知能力学习阶段,因此,一般所说的学前教育也就是这个阶段。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当中智力发展的最初基阶段,直到6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形成了行为习惯、情感、性格、建立了秩序感、规则意识。这个期间的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影响非常大,我罗列了一下几个方面:1.秩序感的培养所谓秩序感,就是生活中的物件合理地摆放在某处,及生活方式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这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习惯及做事效率有很大的影响。2.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这些是影响它一生的重要品质。3.启智教育孩子在这个阶段,普遍记忆力都非常好,而学前教育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从而在教学上以最大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和思考,充分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始终时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4.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拥有自信心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为它能够在免于疲惫学习的同时,激发人的潜能和意志力。而在学前教育的阶段,孩子们的学习不会因为成绩而产生太大的压力,日常的学习基本上时围绕游戏、手工、唱歌、跳舞等课程与活动进行的,孩子始终是在快乐中得到知识,同时也较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入小学阶段做好了学习准备。5.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形成三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尊心,他们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如孩子无故的哭闹,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也渴望被表扬,时刻需要家长的赞扬,鼓励。孩子从中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借助投降体育兴趣的培养方式有

                        • 上一篇:我是学前教育学生 想要一篇现成的“儿童文学”
                          下一篇:幼儿园读后感家长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