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儿童心理教育一共分为八张挂图,从情、生、死、爱、健康五个大方面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图片附后)。对比现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1.抓住了生、死和性这三个人类永恒讨论的主题,也是现代小学教育通常回避的问题。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在人的生本能当中,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又是最重要的,这些本能被过于压制,往往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现代幼儿和小学教育中,人们羞于谈性,避而不谈生死,让儿童的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答,甚至得不到恰当的引导,这些方面人为的变得分外的神秘,要么反而使儿童通过各种手段去探索,要么变成了他们不能迈入的禁区。
2.鼓励儿童拓展自己的世界,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心。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开拓自我世界的过程,这套挂图鼓励儿童的想象力,鼓励儿童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尝试新的事务。你的领域越广阔,你的安全感就越强,你就会越自信。
3.引导父母如何对待孩子。 这些挂图明确的说明父母的打骂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提倡不溺爱,不打骂。并发展孩子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应对问题的方式。
人的一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多数都在六岁之前就成形了,所以,幼儿心理教育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然而,现在小学非常缺乏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刚问了我上小学的孩子,她说她们没有心理健康课,只靠老师零碎的切入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有时开家长会请几个不知道底细的专家来讲讲心理教育,记得有一次家长凑钱花大价钱请一个性教育专家来讲性教育,这就是我孩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了。
社会在发展,可是有时候我们翻翻几十年前的语文书、数学书、思想品德道德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真的感慨万千,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思考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