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一是政府主导学前教育的作用逐渐减弱;二是入园需求刚性增长,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存在大量“黑园”而且很多孩子都无法上幼儿园,导致家长用尽很多方法去入园;三是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有的幼儿园设备落后,;四是民办幼儿园得不到财政支持,难以体现社会公平;五是收费标准多年不变导致收费情况混乱;六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解决学前教育供需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短期化。
幼儿教育现状
幼儿教育现状肯定是极其不均衡的,和家庭文化水平,当地教育环境都有关系,一般都是城市越大,越好一些。
、幼儿的入园率在中国的城市,5-6岁儿童的入园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与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入学率相差无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广大边远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幼儿园条件非常差,适龄幼儿的入园率较低,幼儿的入园率不容乐观。一般情况下多数幼儿只在小学前一年才可以勉强上一年的学前班,但是对于生活在边远落后而适龄幼儿又少的地区的幼儿来说即使这么差的幼儿教育他们也享受不到,因为有的农村一个乡镇连一所像样的幼儿园都没有。二、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来源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中国教育年鉴》中全国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均分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普通高等学校,而幼儿教育的经费比例只字未提。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经费一般由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自行解决。一般情况下,公立幼儿园由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幼儿园所隶属的企事业单位给与经费,但是近年来即使是这些公立的、由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幼儿园所隶属的企事业单位给与经费的许多幼儿园也不得不面临幼儿园体制改革而失去经费来源的困境与危机;私立幼儿园当然是由主办者自己出资了。三、幼儿园改制带来的问题1997年,(原)国际教委在《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根据当地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而展开轰轰烈烈的幼儿园体制改革。不可否认,幼儿园体制改革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说增强了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调动了办园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但是幼儿园体制改革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幼儿园体制改革之后很多幼儿园失去了经费保障,因此当前很多幼儿园出现经费紧缺的情况,于是有些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园长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筹钱,有的幼儿园为了生存于是就开办兴趣班、特长班之类,为了多吸引幼儿前来入园而盲目满足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有的幼儿园从幼儿的伙食上克扣从而节省幼儿园的开支,一些幼儿园在改制之后为了减少开销而不同程度地压低幼儿教师的工资,但是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甚至幼儿教师大逃离。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与幼儿园改制后经费短缺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一批高收费幼儿园不断涌现。之前就有南京一所所谓的“贵族幼儿园”一年的学费就是十万元,其实不止南京有类似的幼儿园,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类似的幼儿园。这岂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能上得起的幼儿园。当然也许一些有钱的爸爸认为物有所值,然而没钱的爸爸只能望而却步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入园难的问题。不管这些主办方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我觉得“高价是否一定优质”值得商榷。并且在有钱子弟上所谓的“贵族幼儿园”的同时有很多幼儿因当地条件不具备或者家庭经济困难而根本没有可能踏入幼儿园。我认为幼儿教育作为最最基础的教育其应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普及性且要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