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两者都是通过五大领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都有目标。
不同点:
1、《纲要》是对教育界的课程文件,《指南》只有教育实施部分的要求,服务对象是幼儿园、家长。
2、《纲要》在幼儿园教育实施部分只提出了原则要求,教师的操作性不强。
3、《指南》操作性更强,指南目的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出一整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体系;二是配合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1、两者都是幼儿教育法规中实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2、促进《纲要》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指南》正是这样的桥梁,由于《指南》具有具体操作性,特别有助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
儿童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抓起?
教育从哪里入手?
一、德行
一个孩子第一重要的是德行。
很多家长经常问我,怎么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孩子的德行,提高孩子的孝心。
一个经常爱护父母的孩子,他会学习不认真,让父母担心吗?一个尊敬长辈的孩子,老师会不喜欢吗?
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父母的难处,父母的艰难。
用真心实意对待孩子,并不是溺爱,而是让他感受家的温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应该有爱的,有尊重的。
切记,尽量不要以家长的身份自居,动不动就打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但是大了呢?你还靠打孩子教育他么?
让孩子多受点苦,理解生活中的艰难,贫穷人的苦日子,对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
很多孩子的德行就是在自立中建立起来的。
二、环境
古有“孟母三迁”。专门说的就是此事,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太重要了。
尤其是家庭环境,如果父母经常打麻将,孩子肯定懂“十三幺”“七对”这些麻将术语。
如果父母喜欢跳交际舞,孩子肯定懂“快三”“慢三”。如果父母流连于应酬之中,孩子对吃的东西也会很在行的。
我的一位朋友,他们两夫妻,回家就是看书,电视三年没碰,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看了,儿子就考上了我们这的重点高中。
这两口子可是从来都没说过孩子,打过孩子的,完全就是靠家庭环境,靠父母的带动,让孩子自主去学习的。
三、语言
一定要交给孩子文明用语,多说“请”“麻烦您”“对不起”“打扰了”这样的字眼。
一个人的语言很重要,多加上这些字眼会让您的孩子显得非常有教养。懂得文明语言的运用。
让您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这样的习惯,对孩子本身的成长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你的言语文明,气质才会有涵养,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才会有更好的人脉,和上等的人脉圈。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四、行为
行为举止不能猥琐,动作要谦谦有礼,懂得最基本的礼仪。
比如吃饭时的礼仪:长辈没坐,晚辈不能去坐,长辈没动筷子夹菜,晚辈不要先动手夹菜。
吃菜的时候,要吃离自己这边比较近的菜肴,夹菜的时候不要乱搅和,打喷嚏、擦鼻涕等行为都要背对饭桌等等。
行为好了,思想也会受影响而变得纯洁,思想纯洁才不会有顾虑,没有顾虑才会万事顺心,有精力学习,有智慧处理事情。
五、熏修
一旦让孩子从德行开始修行,就不要放弃,要一直执行下去,长时间的熏染孩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不是呢?
孩子天性纯洁,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千万不可以让孩子走弯路,走捷径,等孩子的心性能够定下来了,再去考虑效率的问题,不然孩子就会浮夸,经不起真正的大风大浪。
六、坚强
不要用温室供养孩子,那样只是害孩子,等我们家长老了,还会害自己。
末学教围棋的时候,很多孩子输不起,一旦输棋,大哭,扔棋子者都有。这就是抗挫折能力不足。
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成大事吗?会是我们家长的顶梁柱吗?老有所依,这样的孩子我们能依靠吗?
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自立,甚至可以独当一面,这样,您的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成就。能够赡养好自己的父母和家庭。
七、智慧
等孩子的德行提高到一定程度,孩子的心能够定下来,做什么事都可以宠辱不惊、八风不动了,就可以开始提高孩子的智慧了。
让孩子学习知识,学习技能,而这个时候的孩子他的学习状态也是最好的。
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圆滑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找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我们很多家长就盯着孩子的考试卷纸,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德行的修养,你大学毕业,读研了,找到好工作了,结了婚,娶了娇妻,把爹娘都忘了,这样的孩子好吗?
不好,所以第一要有德行,等德行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之后,再教给他灵活的想法,孩子在增长智慧的同时就不会跑偏了。
八、爱好
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一个以上的爱好,这个爱好要健康的就好。
有了爱好孩子学起来才不累,学起来才会用心。
这个爱好一定要是孩子自己的爱好,不是我们做家长的爱好。有的家长说我以前想学画画,后来没学成,孩子,你得学画画啊。
那是你自己的爱好,不是孩子的爱好,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学,就会白耽误时间和金钱,您说是不是呢?
九、总结
孩子的教育,必须先从德行开始,没有德行的孩子,培养的再好,也可能只是“一表人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