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哭是孩子的情绪发泄,比如痛了、饿了、冷了、热了、病了等,在语言、表情、智力还不丰富时的一种情情感表达,慢慢的演变为一种需求欲望的表达。哭泣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情绪的宣泄,也是表达情感意愿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是用哭泣来表达内心情感最有效的方式,人类的情绪是语言所无法达到的微妙信息传递。
哭泣是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过程,对父母也是一个纠心的过程,偶尔的哭泣也别一味的制止,用肆意“扼杀”孩子宣泄情绪的自主权,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释放情绪也是一种有益心理健康,炼狱心灵与自己正常相处。孩子们的痛苦、委屈的样子,着实让父母也会伤感与揪心。有的家长会说不能哭、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别生气了、不准哭等这些简单的语言,这些产肃的言行令止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了解背后的真相,进行合理的引导。如果是选择性哭泣、频繁性哭泣,有可能是在表达内心的不满和内心的欲求,父母又是孩子依赖的对象。
当孩子需要某个物品,会用哭泣来要挟或耍赖式对付自己的父母,买过一次后,会习惯性抓住父母的软肋,只要自己一哭一闹,父母准会投降。在这种情况下妥协不是最好的办法,而是引导订立规矩或完成某些目标任务后的奖赏,或鼓励孩子的存钱意识和做家务挣钱的意识,用他们自己的钱来购买某个物品,让孩子学会独立,拥有自主的选择权。
当孩子受到委屈与冤枉后,也会情不自禁的哭泣,还会闷声啜泣,用哭来表达心中的不满。骇子会跟你争论不休,当你态度强硬,又惧怕你时,只有在失落时用哭泣表达不是自己的错。孩子因委屈而哭泣,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励,了解背后的原因,给孩子们充分的倾诉和发泄不满,这也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权和疼爱关注,而不是负强化的制止,少说不许哭、不准哭、真笨、懦弱、很失望等,要教会孩子们怎么去面对和解决。
孩子也会因做错事情,用哭泣来表达愧疚、后悔,这时父母可以用表扬来安慰孩子,知错就改是妈妈的好孩子。孩子喜欢模仿父母,比如洗菜、端盘子等,容易打坏东西,孩子天性好动,也爱看动画片,弄坏个摇控器也很常见,孩子怕父母惩罚,会以哭泣来免遭批评打骂。这种情况要引导孩子主动勇敢承认错误,就此机会教育孩子,什么东西可以玩,什么东西不准碰。还有孩子的人来疯,这种情况在孩子知道会受惩罚而用哭泣来逃避惩罚。
当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产生冲突,被别的孩子欺负或恶作剧而选择哭泣时,父母需要让孩子在这些行为中得到教益,获得宽容与帮助,并让孩子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种哭泣不要制止,而是引导并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如果强烈制止,不是引导或安慰,孩子会误以为不爱自己,父母也会不讲道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也会导致哭泣,这种情况不是安抚或指责,而是告诉孩子们要团结友爱互助,哭是弱者行为,要动脑筋解决问题,学会帮助别人,共同分享物品的玩耍权,父母是孩子们靠山和正义支持者。
当孩子因孤独而需要父母关注和疼爱自己时,也会人来疯式把东西藏起来或故意骑驴找马式哭泣。有的家庭,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宠溺着,但也会用毫无理由的哭泣来引起一家人的关注,当父母明白后并关心了孩子,孩子也就不再哭泣。孩子在3岁后,对于自我意识就开始形成,物权和隐私权表现很明显,秩序感也加强了,平时习惯了的环境,被父母动过顺序,孩子随意丢的玩具找不了,感觉环境变陌生了,适应不了也会以哭泣来表达抗议。还有别的小孩也出现在自家后,领地意识、安全感和生活秩序感被打乱,也会毫无理由的哭泣,小孩跟大人一样有导航感,熟悉的环境练就行为习惯,也就是仪式感的强化过程。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指出:当孩子进入2到4岁敏感的成长阶段,其关键特征是秩序感。
总之,哭是一种情绪表达,不要随意的止哭,而是通过共情找到哭背后的真相,别用宠溺的妥协被孩子反共情而助长哭背后的坏习惯。有些时候适当的冷落后再等哭泣停止,冷静后才会听父母的解释,达到互相理解后,再教育起来会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制止哭也不是助长孩子哭的习惯,而是用教育的方向把哭引向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出新的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哭的背后还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要见微知真。哭在挫折面前,也是发泄情绪,不郁结于心,增强抗挫折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