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是属于不爱睡午觉的类型,放假在家里很少睡午觉。每次幼儿园开学的两周内,老师经常都会问,“你家宝宝假期是不是没有培养睡午觉的习惯呀?”
不过还好的是我女儿不睡午觉,但是不会说话,只是安静地躺着玩被子。
所有的小朋友都在睡午觉,有氛围渲染,老师在每次睡觉之前会和小朋友说:“小朋友们,小手放在身边,闭上眼睛和嘴巴,乖乖睡觉。”一般开学两周左右,我女儿也就跟着养成了睡眠的习惯。
如何让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手父母懂得了科学育儿的好处,尤其是婴儿睡眠这一块,传统育儿观会认为宝宝睡觉就是“猫一天,狗一天”,“都是这样,熬一熬就过去了”,“宝宝长大了就睡好咯”,但现在科学育儿发现,婴幼儿睡眠可以说是门深奥的学问,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澳洲和美国,婴幼儿睡眠顾问是非常普遍的,国内近些年也开始重视婴幼儿睡眠问题,有很多国际认证的婴幼儿睡眠指导师也在不遗余力的科普。
在了解婴幼儿睡眠习惯之前,需要先客观的认识婴幼儿的睡眠特点1. 婴幼儿睡眠在每个月龄段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些特点包括:睡眠总时长、白天小觉次数、夜晚睡眠时长、夜醒次数、夜晚整觉时长,我们需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客观判断其睡眠质量。
2. 婴幼儿睡眠的周期比成人的睡眠周期要短
婴儿睡眠周期为45分钟左右,成人为90分钟左右,每一段睡眠是由一个个睡眠周期组成,婴幼儿在各个睡眠周期之间的连接点很容易清醒。
3. 婴幼儿睡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天使宝宝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奶睡、抱睡、摇睡、落地醒、夜醒频繁等睡眠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宝宝的感官能力、身体控制能力及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何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1. 给婴儿提供合适的、一致的睡眠环境
这个睡眠环境包括合适的湿度(50%左右),合适的温度(24°左右),太干燥,太冷,太热都不利于婴儿睡眠。
保持睡眠环境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宝宝睡着时和中途醒来的环境都是一样的,比如,在床上哄睡,清醒时也在床上。很多婴儿的睡眠问题都是因为睡眠环境不一致导致的,睡着的时候是在妈妈怀里,清醒点醒来时却在床上,宝宝就开始哭闹了,必须重新抱起来才能睡。
2. 婴儿白天和晚上的睡眠遵循不同的模式
婴儿白天睡觉时,房间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安静,可以比外面稍微暗一点,比如拉个纱帘,但是千万不要把遮光窗帘拉的严严实实,房间里犹如晚上一样,家人保持正常的说话声音,不要刻意营造安静的环境。
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灯,喂奶小夜灯也不要整晚一直亮着,家人尽量保持安静。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宝宝适应白天黑夜的不同睡觉环境,防止出现“黑白睡颠倒”“睡觉太轻”的睡眠问题。
3. 不要过早打断宝宝睡眠
宝宝在经历睡眠周期交替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周围一点声音睁开眼睛,或者动动胳膊腿,这时,有的大人会以为宝宝睡醒了,立刻笑眯眯的开始逗宝宝或者直接把宝宝抱起来,殊不知,宝宝正在经历睡眠周期衔接,人家本来是要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果被打断了。
4.不要过度给宝宝接觉
如果宝宝在一个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了,而自己无法快速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可能会哭两声,或者晃动胳膊腿,如果这时我们立刻抱起宝宝哄睡,帮助宝宝接觉,时间久了,宝宝就不能自己主动接觉,会在每一个清醒点醒来等大人帮忙接觉。
正确做法是,先观察一下宝宝能否自己再次入睡,如果不行,应先采用轻拍或者抚摸宝宝的方式帮助其入睡。
5.遵循“吃-玩-睡”科学模式
传统育儿会认为小宝宝除了吃就是睡,但是科学育儿倡导要想宝宝吃好睡好,一定要“玩好”,这个玩是指耗能大的运动,比如俯趴、练习翻身、爬行、走路、跳、跑。
一般在宝宝早上醒来到晨觉前,晨觉醒来到午觉前,午觉醒来到黄昏觉前,这三个阶段需要给宝宝安排充分的大运动,让他们“充分耗电”。
6.给宝宝培养良好的的作息规律
婴儿一般从3个月开始会形成昼夜节律,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吃、玩、睡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即使经历并觉或者睡眠倒退,也能很顺利的度过,形成新的作息规律。
作息规律需要家长通过连续记录宝宝的吃睡玩的时间,然后综合对比找出适合宝宝的作息规律。
7. 固定一套睡前流程并坚持执行
固定的睡前流程对于宝宝顺利入眠非常重要,其作用就是形成睡眠条件反射,比如,一放睡眠音乐,宝宝就知道了该睡觉了,紧接着会开始打哈欠。
小宝宝还谈不上自制力,如果大人不行动,小宝宝能玩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肯睡,所以,大人需要按照宝宝的作息规律,把睡前的流程都固定下来,帮助宝宝形成睡眠习惯。
固定的睡眠流程环节有:放音乐、抚触按摩、讲故事、洗澡、刷牙、吃奶。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月龄合理安排。
我家宝宝的睡前流程是:睡眠音乐-洗脸洗脚(或者洗澡)-吃奶-刷牙-讲绘本-哄睡。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婴幼儿睡眠指导师,与孩子一起成长,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妈妈。 -----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