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有效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帮助自己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制定学习计划表,所谓“凡事要有计划”,所以,让孩子自己定制一份合理的计划表。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等等虽然有了计划表,但最重要的还是实施。
其次,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小学的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然后,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1节课要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该到我了。”我向孩子们解释,不可能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回答问题,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下次有机会一定叫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