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什么是在假期中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学习习惯,一定是长久而持续的,跟是不是假期无关。
第二,就算顺着题目的意思,只说假期,为什么一定要学习?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到处取经怎么让孩子更厌恶上学。
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长期积累和激发的,在一个甚至无数个假期里好好学习,多半都是表演性质。
这个问题,正确的问法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有意义的度过假期。
孩子喜欢干啥就干啥?这当然不行,放纵也是一种祸害。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寻找那些有趣的活动来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去全国很多的博物馆、科技馆、新时代体验馆等等,让他们激发自己的探索热情,以此推动孩子对世界的热爱。
只要你做得到,孩子一定会疯狂学习,吸收新鲜而有趣的知识。
孩子有哪些好习惯是需要尽早培养的?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年级的时候认认真真抓上1个月,比六年级盯1年更有效!有些家长可能不以为然,一年级知识简单、作业量也不多,但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习惯,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教育大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一旦孩子习惯培养好了,越往后越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一二年级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上一、二年级的时期正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够重视,没有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把孩子扔给老人教育,自己“大撒把”,到了初中、高中就要费更多功夫,家长累,孩子更累,还不一定又好的效果。
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重视,没有及时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打岔、听课不爱抬头、不知道和老师互动等表现;写作业的时候出现严重的拖拉、效率低,正确率不高等情况;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后又不能及时复习,从而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出现不理想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在孩子一二年级这个阶段,要给孩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让孩子提前熟悉一下短期内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孩子进行初步掌握。但这里要把握一个度,预习不是学习,了解一个轮廓即可,预习的本意是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而不是增加学习内容。通过预习,孩子在上课正式接触的时候,就更加胸有成竹,表现会比较自信,不会手忙脚乱,上课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与老师的互动也更加良好,长期下去,孩子会对上课越来越有兴趣。
做作业的速度比正确率重要!
成绩总是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作业速度慢。别人半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两个小时还没写完。做作业越慢,就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考试的时候也很容易吃亏。在一年级一开始,就要刻意地培养孩子快速完成作业。不过分要求正确率,只要求速度,不要求写得多工整,多正确,但是严禁边做作业边玩。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完全可以快速完成作业的,完成作业之后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这样会有效增加孩子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孩子写错了的作业不要罚写多遍,只要改正过来就行。罚写作业很容易引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反感和厌倦情绪,有时候还起到反效果,事实上,当速度快成为一种习惯后,注意力才能集中起来,正确率也就不成问题了。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同教育应该是自我的、一生持续不断的追求,而不是学校里的十几年,老师灌输给我们的那些知识。自我教育的基础就是要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里吸取营养。在孩子一二年级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会比成年后再来培养容易的多,也会在无功利性的阅读中发现阅读的乐趣。每天可以规定一个阅读时间,不用很长,半个小时即可,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喜欢的故事书、名人传记等,当一件事是有乐趣的,那么离习惯就不远了。
养孩子多思多问的习惯
多思多问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通过语言(书面或口头)来学习的。爱提问的人是爱思考、爱学习的人。因此,要鼓励孩子敢说敢问,热心地对待并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嫌麻烦或不负责任,如果没有时间或一时回答不上来,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答复,比如“我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我们可以百度一下、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等等。不管孩子说还是问,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爱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孩子多思多问,这样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差。
科学育儿、快乐育儿、轻松育儿,更多内容请关注【多妈和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