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总结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培养卫生习惯的原则
                  1.根据孩子各年龄段的神经、精神发育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2.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必须一致,以免引起孩子心理紊乱。
                  3.对孩子的尝试不论成功与失败应正确对待。尝试成功了,要给予表扬、鼓励,并提出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尝试失败了,不要批评指责,不要埋怨,应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再次尝试。
                  4.对孩子出现的抗拒性心理,应正面引导,不要强迫命令。
                  5.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它需要经过成人长时间的培养与教育才能养成,一定要反复,要持之以恒,不要急于求成。


              二、培养卫生习惯的方法


              孩子年幼,培养的方法应做到形象具体,反复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来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示范法:孩子喜欢模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好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直接示范,是具体形象的示范。因此,父母应是培养孩子卫生习惯的榜样。
                  2.结合法: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看图片、画画、讲故事、教儿歌和游戏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以便达到培养的目的。
                  3.反复练习法:大脑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也需要有反复练习的机会。为了提高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在游戏中练习、巩固。
                  4.定位法:将孩子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的位置摆放,使孩子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孩子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
                  5.督促检查法: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需要不断地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
                  三、具体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1.饮食:为了使孩子得到丰富的营养,除了注意膳食的调配及饮食卫生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具体的饮食习惯培养:从2岁开始,逐步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食的能力。进餐前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不吃零食,进餐环境安静、舒适、固定地点、座位和进餐时间;进餐过程中要使孩子情绪愉快,专心进食,细嚼慢咽,不剩饭菜。不用手抓饭菜,提醒他们一口饭一口菜。进食完毕后,3岁以上孩子要求饭后用温开水漱口。进餐后休息片刻或散步片刻再睡觉。
                  对挑食和偏食的孩子,要经常向他们宣传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并将不爱吃的食品精心制作成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菜肴,让其色、香、味、形均美,增加孩子食欲。一般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在烹调制作上可做成馄饨、小包子、菜肉稀饭(南方常食)、干饭等混合食品,适合孩子的胃口;制作好的成品要小巧、好看,适合孩子的心理。
                  2.睡眠: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睡眠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少,有利于消除疲劳;睡眠时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三倍,有利孩子生长发育。
                  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孩子足够睡眠的前提。而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养成,首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宜人的睡眠环境,卧室的温度适宜,空气新鲜,被褥合适。睡前保持平静,避免过度兴奋,父母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最好让孩子自动入睡,保证质量。孩子睡后要保持安静,避免把孩子惊醒。
                  孩子每天要睡足几个小时?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年龄越小,睡眠的时间越长。3岁,12小时;5岁,11—11.5小时;7岁以上,9—10小时。午睡占1.5—2.5小时。
                  3.换洗: 孩子从2岁开始,应培养睡前及早晨漱口刷牙的习惯,睡前不要吃零食,注意口腔卫生。孩子换洗用具要专用,毛巾要消毒。2岁后逐渐学习用肥皂和水洗手,知道用自己的换洗用具,使用完毕放在固定的地方。孩子的衣服要勤洗勤换,保持干净整洁。
                  4.大小便:排尿习惯从小就应培养。9—12个月,可训练孩子坐在便盆上排尿,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1岁半后训练不用尿布,按时坐盆,夜间也应按时将孩子叫醒,坐盆排尿,避免尿床。2岁开始。可固定一定时间给孩子坐盆。逐步摸出孩于大便的规律。每次坐盆的时间5分钟左右。3岁以后训练孩子自己蹲坑大便。
                  5.自理与互助:生活上的自理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应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可从小、从一点一滴开始,并应在各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如:培养孩子自己脱衣服,衣服的扣子要小一点;培养自己穿鞋,鞋子不用系带式的;培养孩子收拾玩具;玩具要有固定放置的地方。
                  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初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或失败,此时可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以免孩子因急躁而失去兴趣。孩子有信心或克服困难时,要加以鼓励,对孩子在劳动过程中闯了小祸,不要责怪,也不要由父母包办代替,轻易剥夺他们自理生活的机会。在集体生活环境里,要教育孩子互相帮助,如:帮助其他孩子解开衣服背后的钮扣、收拾餐具、打扫卫生、协助大人做简单的家务等,以培养关心集体、互相友爱的良好品德。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eiei舞蹈教学如何选择画画特长班铅中毒

                        •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