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协调能力,是指人在视觉信息的配合下,改变手的活动方向及力度以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 幼儿手眼动作协调能力是随着大脑的发育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5-6个月的婴儿大把(用全掌)抓玩具,7-8个月时用桡侧(手掌靠近大拇指的一侧)掌指抓握积木,而且还会两手传递,10个月时婴儿能用手指熟练地捏起米花,12个月的幼儿开始模仿乱画,能够抛出手巾的球,18个月时能用积木搭“塔”3-4层,2岁的幼儿能一页一页地翻书,搭“塔”7-8层。
可见,1岁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手眼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与儿童大脑发育的成熟度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手眼协调动作发展的早晚不一样,这与教育、训练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训练的孩子,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较快。
因此,家长要为幼儿多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孩子手眼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下面,我们推荐给您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握笔画画:1岁的幼儿开始对笔感兴趣,看到大人写字,他就想“抢”过笔来模仿大入画一画。这时,不妨给他一支笔尖较粗的铅笔或彩笔,让他在纸上随意乱画。
孩子1岁半左右,可以开始让他模仿画一笔,如果宝宝有兴趣,家长还可以把着幼儿的手让他体会画线的感觉。看到纸上画出的痕迹,宝宝会很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同时,用笔涂抹也锻炼了幼儿手的灵活性。 (2)搭积木:给幼儿一些方木,让他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搭塔”。
初期,可选择大一些的方木,必要时可给小儿以适当的帮助,以降低操作的难度,增加幼儿成功的儿率,激发他尝试的兴趣。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可以减小方木的体积,提高宝宝精细操作的水平。 (3)插棍儿:可用硬纸盒和圆柱形的筷子自制插棍玩具,让孩子反复练习。
方法是在硬纸盒的顶面剪几个圆洞,洞间相隔适当的距离,圆洞直径比筷子的直径略大,让幼儿练习把筷子插入洞中,。经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幼儿插棍儿的准确性和速度,促进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4)学习自己用杯子喝水:开始练习时,可以在杯予中少放一些水。
先让幼儿学习双手把着杯子,由家长控制杯中水流出的速度,待幼儿能力增强时,家长逐渐减少帮助,直至孩子学会自己用杯子喝水。 (5)学习自己用勺吃饭:这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一个绝妙项目。多数幼儿都喜欢在吃饭时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拿勺舀饭,并试着往嘴里放。
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弄脏衣服和地板而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不妨给宝宝一把小勺,大胆地让他尝试一下。必要时家长可以坐在幼儿的身后,轻轻地把住幼儿的手,协助他完成把勺中饭送入口中的动作。通过数盯次的拿勺舀饭、送入口中动作的重复,饭会撒得越来越少,幼儿的手眼协调动作则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