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教孩子拍皮球。拍皮球时,球会上下运动,必须要拍到一定的位置,并且要在适当的时机和固定的频率,才能怕皮球拍好。这种运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手部控制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练习用筷子夹豆子。用筷子夹豆子,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眼睛看到的东西,用手来完成,因为豆子比较小,夹起来很困难,所以,必须非常专注、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夹起来。
可以多踢踢毽子。我们会发现,比较小的小朋友是不能完成踢毽子的动作的,因为,踢毽子对脚部的协调性要求很高,脚部里大脑更远,控制起来不如手部,因此,多练习踢毽子,最好是左右键都能踢,对协调性锻炼比较好。
怎样才能锻炼小孩的平衡能力
1、双足交替下楼梯
让孩子随同大人上下楼梯,初时身体平衡能力不足,要双足在一级台阶立稳再往下迈步。在练习多次之后,身体平衡能力进步,可以自己扶栏一足踏一阶交替下楼梯,大人要在楼梯下方保护,以防万一。
2、儿童平衡车锻炼
平衡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没有脚踏板、车链,也没有辅助轮,平衡、行驶速度和刹车完全由孩子的双腿和身体控制。
它对幼儿运动技能的训练是其他玩具无法替代的。此外,熟练玩转平衡车的孩子之后对于自行车的学习也不会太费劲。平衡车与自行车在对平衡感和身体协调动作上的要求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玩熟了平衡车后,孩子对掌握自己的身体有了极大的信心,不再担心和害怕摔倒。
扩展资料:
锻炼孩子平衡能力的重要性:
平衡能力是完成日常生活各种动作的先决条件,且对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控制至关重要。人类10岁前平衡能力迅速发展,8岁前形成基本动作技能。儿童姿势控制效率不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还依赖于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生长过程中肌肉精确调节的锻炼。
儿童早期平衡能力没有得到正常发展,会对后期更复杂的动作技能:跑、跳、攀、爬等动作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增加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风险。
研究表明,平衡能力好的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较好,空间想象能力较发达;平衡能力不好的孩子往往不能自如地控制身体,在学习数学的空间关系时,也表现得力不从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宝宝2-4岁要训练平衡能力 多锻炼促进手眼协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做个小小的“不倒翁”: 关注孩子被忽略的平衡感
平衡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平衡能力的训练可以由初级到高级,根据个人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平衡能力练习主要体验平衡的感受,通过身体重心的转移建立初步平衡感。
A.坐姿平衡坐在椅子上,抬头挺胸,后背倚靠椅背。双臂自然放在前面的桌子上,身体保持平衡。放松肩膀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不要过度紧张。这样可以训练身体在静态下的平衡,矫正坐姿,初步培养平衡感。
B.单脚站立双手侧平举,身体正直,目视前方站稳。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上身保持不动,尽量不要东摇西晃,并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初步训练在重心偏离常态时的身体平衡感。开始时可以手扶桌子或墙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护。然后可以放手不扶,并将手交叉放于胸前,逐渐增加难度。睁眼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闭目练习。两替练习。
C.脚尖站立双脚尖站立,并从1数到10。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训练在小支撑点上的平衡。
(2)中级阶段中级阶段在身体的连续移动中掌握平衡。这是比较困难的阶段,因为身体两侧所进行的动作不相同,这样对平衡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顶物走:地面上画一直线,头项一本书或一个枕头站在起点。沿直线走,同时头上的东西不能掉下来。在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直线改为圈线。初步锻炼在动态中平衡能力。
(3)高级阶段
蒙眼走开始时两眼睁开站立,并注意地面所画直线的走向。然后闭上眼睛站立,并向正前方行走。发展不依靠视觉的空间平衡知觉能力。
倒走地面上画一直线,沿直线倒着走。上下楼梯时练习倒着上、下台阶。发展平衡知觉能力;从二维平衡感发展到立体平衡感。
平衡感练习需要坚持,尽量每天练一次。最初练习时,可以手扶桌子或墙壁以保持平衡,然后改用指尖接触以渐渐脱离这些物体的帮助。如果自己确实站不稳,也可以找周围的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