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时定位进食,提前有准备。
小孩子很容易兴奋,注意力也容易转移。所以他们用餐环境要安静,干净。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吃饭肯定是令人身心愉悦的。吃饭要养成一个定时的时间观念,什么样的时间点就该吃饭。比如早上七点是吃早饭时间,中午十一点是吃午饭时间,要有就餐的观念。这个时候当时间差不多到了,你跟孩子讲说快要吃饭了。
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时间观念,放下手头的事情准备吃饭。因为他知道:哦,时间要到了,必须要去吃饭了。而不是沉迷于玩耍手头的游戏。很多孩子到吃饭的时候不去吃饭,想要一直玩,也有很多孩子边吃饭边玩。这些都是必须要注意的,要告诉孩子吃饭就要认真吃。
大人跟孩子一起同桌用餐吃饭,而不是孩子单独在一边边玩边吃。一到两岁的孩子,要求他们洗好手,戴上围嘴,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三岁左右可以在吃饭前帮助做一些就餐的准备,如擦桌子、摆筷子,放好自己用的小盘小碗。碰到固定的餐具,想到马上要吃饭了,会让孩子食欲增加。
我曾经家教过两个要上中班的孩子,他们就是家长太宠溺他们了,平常父母工作忙,都是爷爷奶奶带他们,所以他们的用餐行为习惯并不是很好。但他们在玩耍的时候到了饭点,他们并不会放下手头的玩具去吃饭。而要奶奶端饭过来喂她边玩边吃。结果玩的正兴起的时候,手一抬,把奶奶手中的碗打翻了。面条到处都是,稀稀拉拉的。这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配备不同的饭量,小孩子吃的当然与大人吃的是有所不同的。我记得有一次小侄子包包就因为吃太多而吐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奶奶觉得他吃这点饭不够,还一直往嘴里塞。虽然包包表示了抗拒,但是奶奶还是觉得孙子吃得少。但其实我看过宝宝的饭,他碗里的饭竟然与成人的一样。怪不得他会吃吐了。
每个长辈都有这种想法,希望孙子吃的多多的长的高高的,但是要注意适度适量,很多爷爷奶奶带的孩子会有儿童肥胖,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外形上的不好看,更多是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因为肥胖他们没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甚至于也容易被周围其他同龄小朋友嘲笑。
这就是为什么控制孩子的食量。当然零食也要控制,除了三顿饭,一到两次点心之外,可以吃少量的零食。但是要有规划,零食该怎么吃,又如何选择也是一个问题。零食选择应注意少选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量不宜多,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睡觉前不要吃零食。一天最多吃一次。
3、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仪。
每当孩子准备吃饭前都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食物掉在桌子或地上的时候不要捡起来吃,大人不要与孩子共用水杯餐具等,孩子要有自己专属的用具。从孩子上桌开始,就要培养良好的就餐礼仪。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喧闹,正确使用餐具。咀嚼喝汤时不发出大的声响,夹菜不可以挑西拣,不糟蹋饭菜等等。特别是要懂得谦让,不应该独占好吃的。很多时候餐桌若是上了什么好吃的,孩子总是会习惯性的把好吃的玩自己盘里拿,很多家长也认同这一做法。
在酒宴上,我那一桌有带孩子的父母,那是个女孩,只要他中意的食物上来,他总是第一个拿很多放在自己的盘子里,也不管吃不吃得完,也没有让长辈先动筷。最后宴席要结束的时候上来了一盘西瓜,这下可好,他先拿起一个西瓜吃了几口,马上又向盘子里拿了几个西瓜,每次都是只吃几口就不要了。
盘子里只剩下几块西瓜,大家就都没有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行为是非常糟糕的,出门在外不像在家里,必须有好的吃饭习惯。当时孩子的父母也在边上,却没有制止。所以可以看到孩子在家里应该也是被宠坏了的,父母也没有教导他吃饭应该要怎样做,只是一味地纵容他。
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也是不无道理的。所以一些行为的礼仪,餐桌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知道很多人做生意都是在就餐期间谈的,谈生意都会说去吃个饭。可以说是饭桌上的文化。所以孩子的饮食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也能让他在外出就餐时给予印象高分。一个孩子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就定性为好孩子,而是要综合他的各个方面。可以试想一下,倘若你眼前看到一个孩子大吃大喝,囫囵吞枣吃得很糟糕的时候,你对这个孩子的第一印象是如何的呢?
想吃就吃实则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行为。会造成孩子不定点吃饭的毛病。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当宝宝断奶以后的饮食习惯应该和大人的饮食习惯一样。不能因为饿而半途吃零食。这样对饮食习惯的养成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