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要看家长如何界定习惯的好坏。
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习惯培养,教育包含了对人智力、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从教育的概念看,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使明白道理”的过程(《新华字典》对“教育”的解释)。与“训练”、“培训”不同,教育的过程是长期的,教育的理想结果是“使人变得更好”并理解和掌握“变好”的途径及方法。而对于“好”的标准理解不同,也就导致了人们对教育的目标设定不同。
如果以单纯“成功学”的概念来界定教育的“好与坏”,那么“好”的教育就应该是教会人多挣钱,用财富多少来区分成为“人上人”和“人下人”,而且是能在越短的时间里掌握挣钱的技能越好。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承认,这就是我们目前对教育的广泛认知和要求。每一次家长问我怎么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时,我都会问:你认为孩子什么样才是“好”?很多家长的回答就像提问的这位读者一样:有“好习惯”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再问:什么是“好习惯”?有的家长会哑口无言,有的会接着说”学习好“、”学习不用大人操心“、”能考上大学“……
很多家长一提起教育,就自动将教育的终点设定在孩子18岁高考,所有的努力和目标都指向一次决定前途的考试。如果将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作为”好习惯“的检验标准,那么从小应该培养的是”应试能力“——以高考内容为主的大量习题训练,这一部分的训练主要由学校教育完成(前提是孩子必须进入老师教学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如果”好习惯“的检验标准还包括高考成绩以外的”综合素质“(比如音乐、绘画、体育),那就需要家长格外努力——所有从小开始练习文体才艺的人最初几年能不能练下来都取决于家长接送、陪练的恒心和毅力。
当前国人对于教育的强烈不满源于社会转型期对教育的目的极端“功利化”的心理,以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授权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的增强。老师和学校将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认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就可以判断学校教育成功,除了教课孩子成长的其他问题应该由家庭负责;家长则认为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接送甚至陪读是教育的失职。在这样的争论和抱怨中,一代代的孩子长大了,发现成年人世界里的好坏标准绝不是拿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可是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里,孩子们除了做卷子考试别的都不擅长……所以会看到那么多大学课堂里年轻学子成片睡倒的景象,因为大学教育不以提供考试技巧为主,不注重考试的大学课堂里,年轻人们突然不会学习了……
回到孩子习培养这个问题,所谓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都应该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帮助TA认清自己、认清现实、和现实愉快共处,希望TA成年以后在父母和老师的视线之外仍然可以保持对世界的热爱。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家长只需做到两点:
1. 自己做一个热爱生活、美德多多的人;
2. 尽量将孩子放到同龄人素质相当的环境里,孩子成长过程中朝夕共处的同学就是他们成年以后的人脉,要从小培养。
上述观点供您参考,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孩子的习惯和行为和父母的生活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大家都听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直接意味着,父母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父母=朋友=良师。既良师益友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
以下几种情行供大家参考。
1.爱发脾气的父母
如果父母爱发脾气,对于宝宝来说意味着敌视,那么也就使得孩子用敌视的眼光看世界。
2.爱批评孩子的父母
经常批评孩子,否定孩子,会使得孩子形成内向自卑,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缺乏应有的自信。
3.爱发牢骚的父母
如果父母爱发牢骚,愁大苦深,任劳不任怨,这样会使得孩子郁闷,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果大家觉的好,欢迎点赞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