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健康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能够为社会和家庭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父母一定要用正确的孩子教育方法,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行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呢?

              一、给孩子定出合理的目标

              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能力,提出合理的目标。目标过高,孩子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尝试,会企图寻求父母的帮助去实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目标过低,又不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孩子主动地去独立做事。

              孩子年龄小,正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时期,父母要给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指导孩子独立完成。当孩子看见自己完成了某件事,自信心就会增强,良好的情绪体验会促使他们踊跃地去做事情,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二、帮助孩子克服懒惰

              孩子依赖心理强与自身的懒惰是分不开的。当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后,就会不自觉地事事要求父母为自己操办,而懒于自己动手。

              父母要耐心地引导孩子,把依赖转变成自己独立做事,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逐步让他们学会生存的能力。父母可以从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开始,比如洗自己的衣服、整理书包等,让孩子学会适当干一些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刷碗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

              三、鼓励孩子主动做事

              当依赖性强的孩子自己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努力,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淘淘今年6岁了,平时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父母打算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去,但又怕孩子适应不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于是开始着手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淘淘明明会穿衣服、穿鞋子,可是看到父母在身边,就一定要等着父母来帮忙,自己不穿。这次他又要妈妈帮他穿,妈妈就夸奖淘淘是个懂事的孩子,自己肯定能穿好。淘淘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穿好了。用这种方法,妈妈帮助孩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即使孩子做得不好,甚至添了乱父母也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适当鼓励孩子的行为。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要多肯定,少批评,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孩子在仿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四、耐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任何一个习惯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父母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才能最终改变孩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了,可是还是什么事都缠着父母。父母很是着急,对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可是并不奏效。这天他让妈妈帮他洗脚,妈妈拒绝了,他非但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反而对妈妈吼道:这是做父母的责任。王女士一生气就给了儿子一个巴掌。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需要父母长时间的耐心与努力,一味急于求成,或采取打骂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会破坏亲子感情。所以父母必须要有耐心、有恒心,逐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关键看大人的引导了鼓励。首先大人要给小孩示范每件事情怎么做,示范的很清楚啊,保证孩子学会。其次,在孩子学会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每个幼儿都想自己独立,想证明自己可以,我们大人为何不给他们机会呢。再次,大人要坚持监督和评价,幼儿做的好,一定要及时肯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怀孕期间怎么胎教建设性设立

                        • 上一篇:3-4岁幼儿的生活习惯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