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在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2)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在户外发生意外伤害多数是因为幼儿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3)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生活能告诉幼儿很多事,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幼儿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告诉他们道理,远远强于在日常教学中的条条框框。

              (4)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让幼儿形成自护习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避免伤害,这要求家庭与幼儿园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2.加强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老师和家长老是担心孩子这儿摔了,那儿碰了,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大包大揽,导致幼儿胆小怕事,自立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我们与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方法,不但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早晨幼儿入园时就检查幼儿所带的物品,对于小针、弹球、小刀、珠子等要及时没收,并告诉幼儿这些东西玩起来是特别危险的。排查一切不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

              入厕时,让他们按顺序分组排便,洗手,不玩水,不做危险动作,不推不挤小朋友。地面湿滑时让幼儿慢慢行走,教师看护,确保幼儿的安全。

              外出活动时,要求幼儿有秩序的排队行走,不推不挤,上下楼梯更要注意一步一步走稳当。出去后听本班老师的口令,不要自行离开队伍。做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做各种危险动作,户外活动结束后要立即归队。

              下午离园时,家长没来不能离开座位,陌生人接不能走,更不能一个人独自跑出活动室。

              幼儿只要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自护方法,再加上教师的细心呵护,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容易多了。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常的智力(喜欢动脑筋想问题、看过的东西能记起来、有想象力、喜欢与成人一起阅读等)、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能力(集中注意听别人讲话、好奇心强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等,所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1.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1)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关切的环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教师必备的“四心”里首先要有爱心,其次才是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老师具有了“爱孩子”的本心,就会有“懂孩子”的行动,进而才会影响到孩子们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2)创造一个能调动和发挥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有一句话叫:文明的环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环境使人没有必要不文明。在美丽干净以及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以最轻松的心情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周围的孩子们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们本身会起到一个良性的暗示作用。

              (3)创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2.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幼儿生活的各方面协调培养。

              (1)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各科教学都有其各自的教学特点和严格的培养目标,幼儿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

              (2)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日常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自由活动中,倡导幼儿之间的交往,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3)渗透于家庭生活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家庭的作用,孩子在家庭的时间远长于在幼儿园的时间,这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毕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嘛。让我们倾心竭力,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人员培训离别追求者

                        • 上一篇: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下一篇:怎样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