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法:
即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平时我们在讲述故事等文学作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发现有些孩子听了一会儿就分散注意力,于是在讲故事、念儿歌前,我会先提问再倾听。如讲述故事《花婆婆》中,我就让孩子们猜猜花婆婆会是什么?到底什么是花婆婆?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号来听故事。又如学习饶口令《毛毛和涛涛》,我这样提问:毛毛和涛涛要比赛跑步和跳高,他们谁会获胜呢?听了儿歌你就知道了。孩子是好奇好问的,让幼儿带着悬念,怀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听,既激发了幼儿的倾听兴趣,又激起了他们想听、想知道结果的愿望。
二、猜测法:幼儿童话故事总是充满丰富、奇特的想象,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停下来并让孩子猜猜接着会发生些什么,孩子们会听得更加认真。如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讲到城市里来了一只大恐龙,它来到了商店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来到游乐场又会发生些什么?孩子们边听边猜,都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猜对,因此听得更仔细更认真。
三、讲评法:一般幼儿回答后,教师总是会问:某某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对不对?幼儿就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好/不好。有的幼儿根本不在听,却也跟着说:好/不好。于是我改成这样提问:某某小朋友什么地方念错了?什么地方念得特别好?哪个字的音发错了?这样幼儿就必须认真听,因为如果不认真听就不能回答教师的提问,当然教师在幼儿回答得好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加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其再次认真倾听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轻声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一直用一种语气和口吻讲课或朗诵文学作品,孩子们就会感觉单调无趣。教师应适当地将自己的声音降低,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语言课时,我正好感冒嗓子非常沙哑,于是我先告诉孩子们,老师嗓子不好,只能用非常轻的声音来上课,正好考考大家的听力。真没想到,轻声的说话声音比平时我高声对着孩子们说话的效果更好。
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
一、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我有意识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于。为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我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 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我充分利用幼儿来园的时间差,尽可能多地和每一名幼儿交谈。比如说:“你昨晚看了什么动画片?”“晚上吃了什么?”“昨天过得高兴吗?”这些问题幼儿不一定要回答完整,能听懂并能大概回答,让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别人说话。
二、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就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我还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现在的幼儿看得电多,也最喜欢看的是电视卡通片故事。我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
有的幼儿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我就及时向幼儿转述,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因为要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必须看得分明,必须仔细观察。为幼儿放放录音,讲讲故事,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鼓励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动力 幼儿对鼓励很敏感。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对幼儿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记得有一次,我上识字课〈小金鱼〉时,当我问到:“大家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时,我的话没说完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是鲨鱼在水里游。”他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说到:“小鱼在水里游”,“鸭子在水里游”,“乌龟在水里游”……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我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白。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我问几名幼儿:“你们听清楚别的小朋友说的话吗?”“他们是不是回答老师的问话?”他们都说没听清楚,没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讲了当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听清楚讲的是什么内容,同时还表扬了注意倾听讲的幼儿,通过这一课,更说明了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慢慢地,不管是课上,还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平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我就把一朵小红花奖给他,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