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儿童发展评价能否取得促进幼儿发展的实效,取决于教师的评价观,其核心是对评价目的的认识。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早期教育评价注重评价的鉴定功能,其目的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现代教育评价则强调评价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即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创设“适合儿童的教育”。近年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中“通过评价创设适宜每个儿童的教育”的观念,从理论上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在实践中,并未能完全落实到教师的评价行为上,有的教师仍然热衷于根据评价结果给儿童“排队”,“贴标签”,区分“好孩子”、“差孩子”;有的甚至还不负责任地告诉家长,“×××是弱智”。将评价重点放在“鉴定儿童”上,教师往往难以正确认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容易对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孩子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因此,当前幼儿园开展评价工作,首先要转变教师评价观,引导教师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上。

              2.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儿童发展评价能否取得促进儿童发展实致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对评价结果的利用。有些教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全班每个孩子都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大量的评价数据。但由于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结果,因此反映,评价的实际效用并不大。这是当前幼儿园儿童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幼儿园使用的评价体系或测量工具与其教育目标体系不吻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童发展评价研究仍处起步阶段,对于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指导教育过程的探索还很不深入。 儿童发展评价如果不能被运用到实际教育过程中,只是为评价而评价,只是获得了一些“死”数据,就变得毫无意义。解决这一问题,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采用经过科学程序编制、实践检验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适应、指标结构涵盖幼儿发展要素的指标体系;第二,要指导教师提高分析、处理和运用评价结果的意识和能力。运用某一评价体系对本班每位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后,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分析本班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为制证班级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只有班级教育目标符合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和一般年龄特点,适应本班幼儿总体发展水平,教育过程才能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评价,全面把握本班幼儿发展的整体状况,如在每一具体发展领域及其指标上,全班幼儿存在几种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在制订教育计划时头脑中具体的儿童。 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个别特点,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儿童发展评价的目的是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人独特性,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等。这要求教师通过观察、情景观测等手段获得儿童发展的丰富信息后,对照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存在明显问题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个另指导计划,以便在教育进程中,加强对不同幼儿的指导。 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为改善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提供依据。儿童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改善教育过程,因此,评价者不仅要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还要深入到儿童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在检查和反思自身工作的同时,分析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引导家长通过日常生活观察、评价幼儿,搜集评价信息;不仅要以评价为依据,改善幼儿园的教育过程,还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 幼儿发展评价应有利于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 如何组织、实施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如何对教师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不仅关系到评价工作的质量,而且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方向、幼儿园保教质量与效益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幼儿园评价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评价应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结合 近几年,有的幼儿园实施儿童发展评价时主要是在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由于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较多。需要半个月或更长的时候才能完成本班的评价工作,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教师精疲立竭,而且由于接近学期末,评价结果也无法及时反馈,为改善教育过程服务,因此评价工作的效益较低。 以幼儿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应以日常观察为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幼儿交谈、游戏,可搜集到大量真实的幼儿发展信息,评价本身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观察意识及捕捉、分析幼儿发展信息的能力,熟悉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并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如准备好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所要观察的发展领域的具体指标及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等。 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情景观察是幼儿发展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某种活动,引发幼儿行为,从而进行观察与记录。幼儿教师具有运用此种方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中,随时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观察,如在美工活动中观察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状况及操作工具、材料的能力。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相比更具真实性。放弃这种大量的情景观察机会,专门组织个别测查,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为幼儿在一次测验中的行为,并不一定能代表其典型行为。 强调评价应与日常教育工作结合,并不排斥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总结性评价,否则难以全面把握一个幼儿经过一个教育后的进步及尚存在的不足,但总结性评价应以日常形成性评价为依据。也就是说,进行总结性评价之前,将日常工作中搜集、积累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对于判断依据不足的方面,实施专门的测查或观察。这样,既能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客观,又能减轻教师在期末时的负担,不至于影响正常教育活动。 2.评价应能调动教师改进工作的积极性 儿童发展评价的最重要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幼儿教师是评价的实施者,是评价结果的运用者,教师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必须调动教师进行评价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毫无精神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此项工作,并从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评价对改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益处。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教师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儿童上。如果在管理上,任意将评价功能扩大化,则可能使儿童发展评价工作偏离正确方向。 目前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将儿童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指标,于是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成效,有的在学期初给儿童较低评价,学期末给较高评价;还有的接其他教师班时,给予幼儿较低的评价,一段时间后,再给予高评价。 简单地将儿童发展水平与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挂钩,并不符合教育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教师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儿童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幼儿发展较好还是较差,都不能完全说明教师工作质量较高或较低;教育因素作用到幼儿身上,转化为可以观察或测量到的行为,成为幼儿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也并非短时间内可实现的,因此,将教师工作与幼儿发展水平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的依据,不仅可能致使评价失实,还可能误导教师利用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训练幼儿,以求获得明显的短期效益,如此以来,儿童发展评价就完全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将儿童发展评价工作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应注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以下内容为重点:第一,能否认真、科学地开展评价工作,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第二,能否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改善教育过程;第三,能否及时向幼儿家长反馈评价信息,与家长共同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对策。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深圳早教中心美国签证表白

                        • 上一篇:如何给幼儿做绘画启蒙?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