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鼓励、支持、引导的方法~激发幼儿兴趣~增强幼儿自信心。
二、及时发现总是适时指导培养良好习惯在进行集体活动时~因为大多教师有时无法注意个别幼儿或发现个别问题。但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能够有目的观察孩子。发现平常没有注意到的总是并及时纠正解决。
三、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积极主动学习探索和求知。每日区域活动前~我都要精心投放一些新的活动材料并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新材料的玩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自然、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
谈谈在探索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学生能用语言和其它方式把事物中的规律表示出来,
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只给幼儿灌输知识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古人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一味的帮助幼儿,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幼儿,只能帮他们解决一时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不建立起探究式的学习形式,教给幼儿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去摸索其中的奥秘,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让幼儿终生受益呢。
都说孩子们像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描绘些什么,他们就会在上面呈现出什么。我们按照自以为是的为孩子好,给他们设想出了许多许多宏伟的蓝图。但是经过无数次的活动实践和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我终于明白了,教师按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只会把孩子们培养成千篇一律的“机器人”。那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最适合幼儿的呢?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应该尊重幼儿各自的性格特点,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建立起一种探究型的学习氛围。也只有孩子自己探索、动手绘制的蓝图才是最生动、最独特的。那什么是探究型学习呢?所谓探究型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一、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3―6岁幼儿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需要通过一些刺激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幼儿的好奇心非常的强,他们想了解这个世界,想看看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想尝试着做着大人们的事情。而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幼儿的这种好奇心呢?就是有了好奇心,才会有了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要让幼儿了解什么是转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通过转动来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如果教师直接出示一把伞,给幼儿讲述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叫做转动。那幼儿有可能会记住这个定义,但是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看看,如果这样来引入活动呢?教师通过给幼儿讲述一个风车的谜语,引起幼儿的思考,然后顺势出示美丽的风车,让幼儿观察风车的转动,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探索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可以转动。然后出示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动手操作,寻找转动的秘密,最后教师运用一把转动着的伞,同幼儿一起总结自己发现的转动的秘密。通过确定问题、幼儿探索、总结探究结果,形成了幼儿探究型学习。当幼儿有了探究的欲望,想要了解更多转动的秘密时,才能充分的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才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不断寻找出了转动的方法,总结出了自己的发现。让他们积极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要像一根线一样,一直引领着幼儿。而我们在每次活动时,都应该不断地创设出新颖、有趣的活动环节,提出或拿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准备好充足的操作材料,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样他们才会像那源源不断的溪水那样去探索,去思考。对于幼儿的不感兴趣,我们应该去寻找原因。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变化自己的语气、动作或出示另一个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因为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
二、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学习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的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找寻学习的方法。在观察活动中《蚂蚁》的组织中,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蚂蚁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开始的时候幼儿都还很感兴趣,但是在讲到蚂蚁的生活习性时,我发现很多幼儿就开始自行交流了,让我不知所措。这时我想了想,幼儿对于我的讲述不感兴趣,那怎样才能吸引他们呢?对,让幼儿去观察实物。于是我便带着幼儿到户外草地进行实地观察。没想到幼儿的情绪变得十分高涨,他们来到草坪边,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放在草坪上,等待着蚂蚁们的到来。不用我的讲述,幼儿一个一个都能很仔细的进行观察,也很愉快的掌握了蚂蚁的习性。通过这次活动我总结出了,教师应该摈弃教师教,幼儿学的旧观念,我们应该经常带幼儿去看看大自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体验自然界中花草、数木的生长规律,而不是我们照本宣科的讲述。激励地促使幼儿的主动活动,掌握其探究型学习的方法。
三、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学习的想象力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幼儿园里,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就会听到很多小朋友说是苹果,是皮球,是太阳……但是在小学里,同样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没有一个孩子举手回答,最后请了班长回答:“有可能是个圆形吧?”在学校里,学生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有问题就一定有标准答案。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想象力,没有创新精神。所以,身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懂得保护好幼儿的创新意识与想象力。在一次美术活动《鱼》中,如果只是请幼儿画鱼,大家就会有一种定式,简单的认为鱼是三角形或椭圆形的。所以我再请幼儿画鱼之前,为幼儿变了一个小魔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问幼儿这是什么?大家叽里呱啦的说了许多,有汽车、桌子、火车等等等等,但我告诉幼儿这是一条鱼,许多幼儿都不相信。于是我就用画笔把这个正方形变成了一条鱼。小朋友们立即兴奋地大叫起来“鱼、鱼”。看到幼儿很感兴趣,我立即请幼儿也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创造出一条自己独特的鱼。活动下来,我看到了幼儿的图画纸上画出了很多我们难以想象到的不同形状、不同规则的鱼。这次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所以说探究型学习是没有唯一答案的。
四、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型学习的协作能力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当幼儿想去寻求解决问题时,他们才会寻找小伙伴的帮助,一起去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给每个幼儿都分发了一些拼叉玩具,请小朋友们动手制作出一些事、物。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玩得可高兴了,但是到了后面,许多小朋友的玩具不够用了,这时候就开始有小朋友去抢别人的玩具了。该怎么办呢?停止游戏?还是不予理会?突然我发现了第二组的一些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拼凑在一起组成一条长长的路。我感到很是欣慰,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协作。这时我灵机一动,马上把声音提高了八度说:“呀!第二组的小朋友可真棒呀,他们连起了条长长的马路。”小朋友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便各自去组合了。又是笑声一片了。是呀,我们在幼儿身边就像是一盏灯,只能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是否向前行走就全靠他们自己了。
总之,探究型学习氛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体现,还应该在其它的教学领域活动中体现,我们要建立起探究型学习的氛围,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