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劳动》教案设计篇四 一、设计意图
根据《3-6 儿童 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幼儿在跑步时能躲避他人碰撞;以及双手向上抛球。通过《我爱劳动》这个游戏在跑动时躲避他人,以及对抛这个动作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在跑动时躲避他人,不发生碰撞。
2、初步了解单手抛球的动作。
三、活动准备
龟背、投篮器、托接球。
四、活动过程
准备活动:在老师带领下一边唱《我的好妈妈》一边做热身操。
基础活动
师:孩子们我们美丽的校园在哪昨夜大风中散落很多易拉罐和小球,让我们动手捡起来分类放好(龟背中)。物品放散开一点,太近学生容易撞到一起。
生:运用托接球把球捡回龟背中。
师:大家把校园重新打扫真干净,让我废物再利用把这些易拉罐和小球投球比赛(投篮器)比比那组神投手最多。
五、放松
模仿动物起床伸懒腰,打哈欠,洗脸等等经行放松。
六、反思
《我爱劳动》教案设计篇五
设计理念:
音乐教学必须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等的作用,由此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创新已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主题,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课程的音乐教学也必须体现音乐课程的创造性发展价值。通过生活活泼的 音乐欣赏 、表现和创编活动,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体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设想:
本课时选材人音版第一册内容《大家来劳动》。教学主要设想有:1、从视听入手,激发兴趣。用多媒体动画导入新课,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将学生引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反复听、唱,用自己的体会去感受“劳动者”不怕苦、不怕累、愉快劳动的情景。2、小组讨论,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时空。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演 唱歌 曲,使课堂气氛热烈。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信心及团队精神。3、引导学生模念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劳动小能手,自己亲自感受,经历“劳动”的快东,从而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设计:
内容安排:
学唱《大家来劳动》,并进行表演表现;编创劳动的场面和背景。
教学目标:
能理解、体会劳动的愉快,并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能简单编创部分歌词,编创动作表演,尝试进行劳动主题的编创,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我爱劳动,找快乐”的劳动情感 教育 ,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材分析: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4/4拍,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齐整,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但作为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这首歌的歌词内容显得较为复杂,学生演、背唱会有一定难度。如歌中运用了较多的衬词,“嗨”、“哟”、“哩格”等,歌词本身含义也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活化的 教学方法 ,引导多听、多实践感受,以化难为简,乐于被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
学唱歌 曲,能体会和表现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衬词的咬吐字;体会和尝试“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主要方法:
跟唱、模唱;引导主体参与,亲身感受;启发想象、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音响、磁带、打击乐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与感受、体验
(播放音乐动画《大家来劳动》,吸引兴趣)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大家引见几个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聆听、欣赏:再播放音乐动画。
引导回答:看到了什么?(①ding dang!|ding dang!三位同学在修订课桌。②shua―shua!两生在扫地。③ca―ca!同学们在擦桌子!)
启发:他们是怎样钉课桌、扫地、擦桌子的?(学生模仿表演)
二、学唱与表演、创编表现
(一)引导动作创作表演,进一步感受劳动情感。
师:你能自编动作来尝试做一个爱劳动的小朋友吗?
――重放音乐动画,让生随音乐自编动作,体验劳动场景。
师:劳动的感觉怎么样?
(生:高兴、快乐、有趣、很累……)
师:画面上的小朋友们有没有怕累呢?(没有,都面带微笑)
(二)学唱歌词
师: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一下小朋友劳动不怕累的原因吧!
师弹琴,生听、跟唱(三遍)
第一遍:着重音准、节奏上的指导、纠正;
第二遍:侧重“咬吐字”的趣味指导;
第三遍:渗透情绪、力度、节拍的歌唱效果。
――导语:你体会出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怕累的原因了吗? 说说 看。
――多生说,如“一起劳动不怕累”;“做自己能做的事”;“把教室打扫地干净、整齐,心里高兴;我们很能干;我们爱劳动……)
进一步演唱表现
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来演唱这首歌?
(生:高兴地、有力地……)
师:让我们也来做一个快乐地爱劳动的好孩子吧!
小组合作,创编表演唱
――师弹琴,生自编动作表演唱(可播放背景音乐)。
指导:小组中,每个同学可以自编一种劳动的动作来唱;
可以选用几样小乐器或用身体动作等表现;
小组合作,尝试用本组成员喜爱的唱、奏、演方式共同表现。
(三)展示成果,分享快乐
按小组讨论、尝试表现的结果,依次上台用各自的方式演唱歌曲,师生共同品评“劳动的快乐”,并择其好的尝试进行推广。
(四)歌曲再创造,模仿创编部分歌词并表演。
师:我们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那么在平常我们还做过哪些劳动呢?(生:在家帮妈妈洗碗、擦桌子……)
师:你能不能像《大家来劳动》中的歌词一样,来根据自己的劳动内容和情景编出新歌词?
――师弹琴,学生分小组讨论、改编和试唱歌词。(给予一定时间)
如:《大家扫教室》
嗨哟加把劲哟
嗨哟加把劲哟
嗨哟里格嗨哟嗬嗬
我们大家把教室哟
打扫得干干净净
……
三、小结:点题“劳动”情感教育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个个都很能干,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家能做到吗?
齐喊 口号 :我爱劳动,我快乐!
在范唱伴奏音乐中,学生自豪、快乐地哼歌走出教室。
《我爱劳动》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更加开放了,注意走出课堂和书本,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前搜集,课中交流,课后拓展”等这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一、有时重视了个性的张扬,忽略了习惯的培养。
二、重视了课堂的评价,但评价单一。
三、重视了用课件,忽略了科学合理。
总之,新课程教育理念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方法。认清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的目标。使自己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的作用。使音乐课教学有了新的改变和质量的提高。
评价是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活动表现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一、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在活动过程中,我始终重视、关注儿童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观察、分析、收集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如在活动中,我特别认真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随时随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如“你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你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又如奖励学生“大苹果”进行表扬等。)
二、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如(“再努力一点,你就能成为家务小能手!”) 调动多元主体参加评价,儿童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使儿童充满了自信,有着更好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激励性评价更好地发挥作用,发掘和综合利用好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这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今后继续探讨、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