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是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抉择。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遭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初衷不改,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自信心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从孩子内心奔涌而出的自信,才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这种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从家庭起步。那么,我们家长要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相信孩子“你能行”
我们总认为孩子还小,担心他不会做,不懂做或者做不好。其实,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巨大的广泛兴趣、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他们是通过成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也就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首先要我们家长认为他肯定能行,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才能具有自身的信心。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我们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支持鼓励孩子。
二、做个“示弱”的家长
家长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很强势,有的时候,家长要学会示弱。比如刚上开学时,我发现儿子对英语的兴趣不如语文、数学那么浓厚。我就主动跟他商量:“妈妈小时候学得英语现在都忘了,妈妈跟你约定,以后你来当妈妈的英语小老师,每天上课学了什么,你回来教妈妈,好不好?”,儿子觉得很高兴和得意,原来我也可以当老师的。打这以后,我经常让他教我当天课上学过的内容。他要想教我,就必须上课的时候把老师教的都学会记熟,否则回来就没办法教了。当然有时候他也会有不会念的单词,那我就提醒他一下,跟他一起念。儿子在教我的过程中复习了一遍当天的内容,加深了对这些内容的印像。老师第二天课堂上提问,他就能从容的回答。这样,在他教我英语的同时,也复习了学过的内容,当了小老师,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对英语的兴趣就慢慢浓厚起来,学习也就更主动了。
三、鼓励孩子挑战困难
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想尝试一下自已从来没有做过的新鲜事物,甚至是大人们都比较难做的事。这时候,家长可千万不能嘲笑或者简单对他说:“你不行的”,这样就会挫伤他的自信心,即使知道不太可能成功,家长也要让他自已去试一试、动手做一做。如失败了,就与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自己想办法来克服、解决和战胜困难,再去试。这样,一旦孩子成功了,他就会感到很自豪。让孩子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常对孩子说:困难专门找那些不愿意动脑的小朋友,如果你遇到困难退缩害怕,那么你就被困难打倒了。相反,如果你不怕困难,开动小脑筋想办法去克服、战胜困难,困难就会被你吓跑了。这样,孩子不但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还培养了发现困难、解决和战胜困难的能力。
四、标准适当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之处,有个体性差异,所以我们给孩子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标准太高了,孩子没办法达到,屡试屡败,几次以后孩子的自信心就没有了。孩子越小,其个体差异就会越大,所以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让他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鼓励夸奖他,让他享受进步、成长的快乐。
五、家校合作
家校配合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未来会充满着竞争、挑战和机遇,一定要从小的时候、小的事情、小的细节上,长期不懈地培养他们良好、健康的自信心,使他们拥有足够的活力、勇气和自信走向社会,战胜每一个困难,做好每一件事。让自信心陪伴着他们,走出自已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