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部于2000年正式提出《学前教育从0岁开始》的政策,学前教育的范围从原有的3-6岁,扩充为0-6岁。此外,2001年9月还召开了联合国大会儿童特别会议围绕儿童早期教育问题进行讨论,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和公众也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长望子成龙凤的美好愿望驱动了早教市场的繁荣扩大。
早教行业分析显示,1998年,以红黄蓝和东方爱婴成立为标志中国早教行业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早教行业呈现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并进,大型连锁机构和小微区域品牌共存的格局。早教中心的发展阶段领先于托育中心,却有着和托育中心类似的属性:品牌背书有助于提高家长信任度。因此,从用户行为模式出发,家长倾向于选择知名早教品牌;知名早教品牌扩张提速,同时一些小机构选择加盟知名品牌;最终或将导致早教行业呈现寡占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渐由物质消费转移到精神消费上,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社会的激烈斗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教育成为家长最关心最重视最舍得花钱的地方。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选定全国14个地区进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在试点通知中,教育部提到以公益普惠作为基本目标,重点探索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等方面。伴随着行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国家政府对早教行业重视程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也将为我国早教行业科学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行业自身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早教还是洋品牌都因种种弊端遭遇发展瓶颈,早教市场面临洗牌,呼唤更科学规范的早教体系的诞生。中小早教机构生存难度加大,而大型早教机构则全方位发展,管理趋于规范化,市场强者愈强、弱者面临淘汰的局面。市场整体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早教市场规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是早教行业品牌化。随着家长对早教行业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早教机构独特的特色以及专业的服务将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主要考量因素。
据早教行业分析,目前,我国1-3岁幼儿约有1.3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新一轮生育高潮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早教托管市场潜在消费人群十分庞大。预计到2021年,我国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160亿元。
早教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恒州诚思出版的市场调查报告《2022年全球及中国早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提供早教市场情况,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分析早教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
早教课程一般都有分类,如感统教育、亲子教育、音乐教育等。但大部分早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学,而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
根据早教机构的分类,大致可分为思维训练类、语言训练类、兴趣培养类和综合类四大类。早教是针对0-6岁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性格。伴随着个体的发展,幼儿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或指导学习,独立完成某些任务,并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政府政策红利支持下,婴幼儿相关行业迅猛发展,早教行业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新一代父母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早教市场规模将大幅度上升。
中国早教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泛品牌时代,品牌光环正在逐步消失,形成了大量“品牌相似”现象。2020年中国早教行业投资规模达23.6亿元,共有23家企业获得融资,投资主要集中12月,其中鲸鱼小班、小码王、好姑姑托育园、豌豆思维等企业均获得超亿元融资。
这些企业不但是新兴产业,也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大,营收规模较大,盈利规模较大,市场影响力较大。
随着这些企业在渠道、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品牌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教育行业虽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行业竞争的加剧会使盈利空间缩小。
同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新的博弈模式正在形成。早教机构要做大做强,一方面要克服成本过高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定价能力,才能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早教发展情况以及市场上早教内容来看,中国早教更偏重于对儿童兴趣培养方面,包括音乐、书法&艺术和舞蹈等,占比分别为48.7%、43.51%、42.37%;而在早教语言培养细分市场中,则主要以英语类早教为主,占比为42.53%。
早教行业在发展初期扩张以直营为主,是消费者教育、品牌建设和教学研发带来的必然结果,早教门店也由商场转向租金较低的写字楼、临街商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