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智育的内容有哪些?
幼儿智育的内容
(一)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社会对人类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期打好这个基础意义重大。
首先要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很早就对周围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表现在他们好问、好动、好模仿,喜欢听成人讲故事等方面。幼儿的求知欲与兴趣紧密相连,对一种事物的兴趣越大,求知欲也越强。但幼儿的直接兴趣占优势,这种兴趣是不随意的、不稳定的,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需要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水平,使他们能按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学习、并在这种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逐渐从直接的、无意的兴趣向有意的、间接的兴趣发展,提高兴趣的稳定性。切忌以小学生上课的方式,向幼儿灌输许多过难过深的书面知识,这种方式只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和畏难的情绪。
其次要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与幼儿的学习兴趣紧密相连,,如果学习是幼儿感兴趣的,他们就会有主动性,所以教师要组织幼儿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学习的方式上要使幼儿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引导和鼓励幼儿去主动地探索和学习,而不是教师制定好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指挥幼儿去完成。前一种方法使幼儿可以充满兴趣地主动学习,学习成果各不相同,可使幼儿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而后一种方法则使幼儿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成果趋于一致,大家学会了某种知识或技能,如会说一首儿歌,会做一道数学题,会唱一首歌等等。这并不是说集体学某一种知识技能完全不可取,但若以这样的教育方式为主,可能会极大地损害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或说使之无法发展起来。
第三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幼儿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积极克服困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期开始。
(二)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时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是幼儿的一个重要认知特点。因此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智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智育区别于小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感觉训练的方法与组织多种多样的实际的感知与体验活动来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动手操作与发展感知能力紧密相连,又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手操作使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感觉刺激,简单地感受各种事物的物理特征诸如冷热、粗细、软硬等,更能使幼儿通过摆弄、分类、比较、排列、堆叠等动作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建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可以获得多种感知经验和知识,同时获得许多动作经验,这种经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不断的丰富会内化为幼儿头脑中的思维运演能力。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学习方式,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幼儿认识事物始于直接感知。引导幼儿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这些知识包括:
1.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如:认识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等,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了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周围环境和成人的劳动;知道国家的名称,认识国旗,国徽,知道重要节日,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等等。
2.有关自然界的常识。如: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了解安全卫生常识;认识交通工具及常用的交通规则;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沉浮以及声、光、磁性等物理现象。
3.有关数的初步知识。如: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宽窄、轻重等;认识几何形体、时间、空间;认识10以内的数等。
(四)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发展幼儿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应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正确的发音,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进行交往;二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幼儿学习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正确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养成良好的交谈习惯;三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另外还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以进一步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美育的任务具体为:
①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爱好和爱好。美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年龄较小的幼儿不大能发现和注重美的事物。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美感发展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去发现、注重和感知大自然和四周生活中的美,选择一些幼儿易于接受的、较为简单的、形象生动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在对美的事物不断的感受和体验中,逐步形成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对美的爱好和爱好。
②发展幼儿审美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在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启发和鼓励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像,使幼儿的审美感受0B力进一步深化。
③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比感知美的能力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在幼儿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对美的爱好爱好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比如,可以结合幼儿的审美活动,通过比较和感受,引导他们识别美和丑的事物;又如,通过对大自然中美丽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对美丽的艺术作品的感受和欣赏使幼儿逐渐理解什么是“美丽”,使他们能对美的事物做出初步的判定,并能将自已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
④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培养幼儿感知美、欣赏美、爱美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先可以培养幼儿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遣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表现美。如,以美观大方的衣着,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美丽身体姿势、动作和表情等来表现美。其次,教会幼儿初步的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唱歌、表演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使他们能利用艺术手段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
学前教育主要学的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舞蹈、美术、声乐、幼儿保健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社会学等。
学前教育主要针对三到六岁的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学方案,在学校进行常规练习;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知识为主”的。
三、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有哪些呢?
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幼儿园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分来,有不同活动类型,比如可以分为集中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从一日活动角度来看,则可以分为入园、早操、集中教育活动、分区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欣赏活动、自由活动、离园等,从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来看,如语言教育分为讲述活动、谈话活动、文学活动、语言游戏等,健康教育则分为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又分为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体育课、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因此你可以具体的问。
四、幼儿德育的内容有哪些呢?不知道什么内容比较适合?
幼儿德育内容是培养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体系。3岁以前,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有礼貌。3岁至 6岁幼儿要教育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诚实、勇敢、友爱、礼貌、守纪律、活泼开朗。不同年龄阶段要有不同要求。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五、幼儿了解祖国的内容有哪些?
幼儿要了解祖国,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家乡、民族、祖国的名称,以及在地图上的大致方位。
还要知道首都、国旗、国歌等,知道祖国及家长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以及主要的生活方式等。
了解国家和民族的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要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主要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六、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一、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 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的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5、 开张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三、指导要求
1、 幼儿园必须把白虎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 既要高度重视的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知道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1按领域划分:五大领域主题网络整合课程每一种模式都可以教研2按年龄划分:阶段式教学敏感期技能发展指标横向内容的整合也是方向3延伸领域:观察记录教育随笔都可以拿来研究4特殊儿童: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孤独多动儿教育。
八、学前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学前教育简介;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九、学前教育专业学什么内容呢?
学前教育属于教育学的大类,内容除了英语、政治就是学前教育学基础和学前心理学基础。基本上设计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如果从长远考虑,还需要多看一些中外教育家的经典著作和教育思想,比如杜威、夸美纽斯、卢梭的皮亚杰的等等.
十、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既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又包括对学前儿童健康服务和健康环境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