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
1、启蒙性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事实上与它的启蒙性是密切相关的.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教育课程回应儿童的心灵世界,为儿童求知、探索创造条件,刺激、引导他们通过与环境材料、与教师和同伴相互作用,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2、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 学原则.幼儿园课程应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中,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幼儿的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幼儿园课 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5、潜在性
上述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不同,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藏性特征.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的课程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教学或作业中,而是蕴藏在环 境中、生活中、游戏和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二、学前教育的课程?
1,学前心理学
72学时,每周4课时,第三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中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等.
教材:《学前心理学》
参考书目:《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许政援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幼儿心理学》,丁祖荫,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儿童发展心理学》,李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2,学前教育学
72学时,每周4课时,第四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有:幼儿发育的一般理论,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幼儿园组织管理等.
教材:《学前教育学》
参考书目:《学前教育学》,黄人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儿童发展与教育》D·埃尔金法,刘光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等,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学前教育参考资料》,黄人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3,学前卫生学
54学时,每周3课时,第四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心里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过程卫生,学前儿童身心疾病及其预防,幼儿园的建筑和设备及幼儿卫生教育等.
教材:《学前卫生学》
参考书目:《学前卫生学》,李林静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年;《实用儿科学》,诸福棠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儿童营养学》,李美筠,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儿童保健学》,郭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4,学前教育管理学
54学时,每周3课时,第四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学前教育管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管理的基本理论,幼儿园的教育行政管理,教养业务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及保教队伍建设等.
教材:《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燕主编.
参考书目:《学前教育管理》,沈李明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幼儿园工作评价》,张燕编著,希望出版社,1993年;《实用托幼管理学》,邓佐君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5,普通心理学
72学时,每周2课时,第一,二两个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
教材:《普通心理学》
参考书目:《普通心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6,教育概论
36学时,每周2课时,第二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教育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学论,德育论.
教材:《教育概论》
参考书目:《教育概论》,李国庆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教育学》,富维岳等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7,基本乐理
144学时,每周2课时,第一,二,三,四个学期开课.
内容简介:《基本乐理》是学前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有:音名,音律,节奏节拍,音程,和弦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基本乐理》
参考书目:《基本乐理》,李重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基本乐理》,缪天瑞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中国音乐简史》,夏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三、olap的特点不包括?
电子数据表与OLAP相比,不具备OLAP的多维性、层次、维度计算以及结构与视图分离等特点。
1.快速。终端用户对于系统的快速响应有很高的要求。
2.可分析。
3.共享。由于人们认为OLAP是只读的,仅需要简单的安全管理,导致目前许多OLAP产品在安全共享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当多个用户访问OLAP服务器时,系统就在适当的粒度上加锁。
4.多维。维是OLAP的核心概念,多维性是OLAP的关键属性,这与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组织正好相互补充。
四、nodejs的特点不包括?
nodejs的特点包括单线程、事件轮询、异步非阻塞,不包括事件驱动。
五、学前教育专业学什么课程?
1.文化课:政治、语文、英语、高数、
2.才艺课:乐理、视唱练耳、琴法、美术(绘画、手工)舞蹈、
3.专业课:现代汉语口语(普通话)、幼儿文学、儿歌创编、看图说话、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五大领域说课、教案编写、课程研发(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才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备注: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从头学到尾,有些课程是阶段性的,只学一学期或者一年。扩展资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六、课程的特点?
第一,人文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本课程既强调课程的工具性,从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也强调人文解读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遗产,看待中国现实问题,看待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
第二,与专业相结合。本课程虽然是全校性公共文化基础课,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兴趣,固步自封,自说自话。本课程以古代汉语和写作两大知识模块为依托,一方面重视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具备的诸如文献研读、语言表达、实用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本课程与学生所在学科和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案例讨论中,我们会有意识地针对不同专业,要求学生以专业视角进行讨论;同时,利用多专业学生共同选课的优势,鼓励专业融合和观点交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注重夯实基础,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作为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非单纯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大学一年级学风的养成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本课程狠抓教风和学风,做到上课有内容,课后有延伸,教师高投入,学生多参与。
第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主动学习。一方面是课堂参与,另一方面是课后学习,主讲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
本课程经过20余年的建设,在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一定得优势,可以与国内同类课程相媲美,处于较高的水平。
七、学科类的课程设置不包括什么学科?
不包括体育,包括语文数学物理。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学科类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学(或生物、物理、化学)。
学科课程是将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这种课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近代学校的学科课程是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学科课程仍为各国学校广泛采用。
正如赫尔巴特指出的,这种课程是“从易到难” 地排列教材的。它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而且注重科学的体系。
八、学前教育要学的课程?
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儿童文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1.文化课:政治、语文、英语、高数、
2.才艺课:乐理、视唱练耳、琴法、美术(绘画、手工)舞蹈、
3.专业课:现代汉语口语(普通话)、幼儿文学、儿歌创编、看图说话、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五大领域说课、教案编写、课程研发(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才有)
九、学前教育课程的含义是什么?
学前教育课程是幼儿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活动。
在课程所持的教育理念上,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的强调”,还是“对教师传授学业知识、技能的强调”。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中最为繁难的事情,它是将幼儿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桥梁,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现行的幼儿园课程,仍存在着硬拼装机械综合的缺点,片面强调教和学,许多教育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课程各领域有机整合的同时,找不到合理整合的最佳方法。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对学前教育新课程应如何理解呢?我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
一、学前教育课程应该是整合的
首先活动目标要整合。
其次内容要整合。
二、学前教育课程要有弹性
学前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特征,因而必须强调弹性
三、学前教育的课程应生活的游戏化
十、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
您好,本科阶段的学前教育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主干课程有: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音乐舞蹈创编与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