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孕育阶段:
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1、中:贾谊的《新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初创阶段:
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西方: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
1、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罗伯特 • 欧文——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性格形成学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3、杜威
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
,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
4、蒙台梭利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著作:《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官训练法。
中国:
1、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2、蔡元培提出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主张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陈鹤琴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4、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
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
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简述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学前家庭教育,二.学前社会教育。
其中学前家庭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出现以后就已存在。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包括: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即性。
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学前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学前教育的机构来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托儿所: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②幼儿园: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③托幼园所一体化:托儿所和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④幼儿班:也称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造小学进行。⑤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⑥SOS国际儿童村: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
三、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呢?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段和个人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素质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龄前儿童的照顾应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营造适宜的环境,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前教育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类智力的基础阶段和发展最快的阶段。恰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儿童智力及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常儿童的形成和发展,都关系到学前教育的正确与否,特别是在智力领域。学前智力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四、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承受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区分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学前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同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前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项:学前教育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劳动力为经济服务;通过颁发文凭或证书完成筛选一成层职能,为稳定或重组社会结构服务;通过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和民族的意志统一服务;为社会文化的继承、交流和创新服务。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控制、排除消极因素,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学生合理的学前教育,以促进个体身心的健全发展。
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可以区分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派生功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存在是学前教育存在的根据,是社会存在的依托。学前教育应首先关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学前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都是由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这一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因为社会的维持、巩固、改造和发展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只有学前教育培养的人输送给社会,学前教育才能发挥这些功能。虽然学前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反映了学前教育功能的主从性,但是将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片面化了。
从作用的方向上来分,可以区分出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促进功能。负向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的消极作用,如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的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在特定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学前教育的负向功能是在学前教育运作过程中与正向功能同时产生的,不发展学前教育既谈不上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也谈不上学前教育的负向功能。
从作用的表现形式上来分,可以区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人们对学前教育功能的划分多是以内在的本质属性为标准,而该论点是从表面属性和外部特征的角度来划分的。学前教育的显性功能是表现突出明显的,如个体发展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分层功能。隐性功能是指表现不太明显,相对不太重要的功能,有些也是人们事先没有预期的。如学前教育的社区活动功能、自我保存功能以及其他潜在功能等等。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完善的。
五、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前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智力发展最基础的阶段,是发展、形成智力最快的阶段,正确、合理的学前教育对其智力及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智力形成及发展都和正确的学前教育相关,尤其在智力方面更是卓越。而学前智育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所以说这个阶段的意义十分的重大。
六、简述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
洛克的学前教育理论
一、生平事件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1632年出生于英格兰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 Shire)一个有清教背景的律师家庭。曾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公学牛顿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及硕士。大学毕业后,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他对当时盛行于校园内的经院哲学不感兴趣,反而比较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和医学。他先后出版了《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关于教育的思想》、《教育漫话》、《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等著作,表达了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在《教育漫话》中体现,是他在荷兰流亡期间(1683~1689),担任过富商约翰·班克斯伯爵(Sir John Banks)的儿子的家庭教师,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其亲戚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Clark)交流,指导克拉克如何教育孩子,后来洛克将这些书信整理,并在1693出版。
二、教育思想及内容
《教育漫话》的主题是“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欧洲文艺时期的代表新资产阶级的教育观,主要是针对上层社会富人子女的教育。洛克在本书中阐明了,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和有进取事业心的实干人才。
他将教育分为体育保健、德育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在健康教育方面体育保健
他非常重视体育保健,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在《教育漫话》中,他强调儿童要“避免娇生惯养”;“无论冬夏,儿童穿着不可过暖”;要注重脚的锻炼和冷水洗澡;注重游戏和户外活动;饮食要清淡、简单,少食肉,特别是在两三岁前禁止食肉,尽量避免在固定时间进餐;早睡早起,床铺要硬一;按时排便;注意用药等。
(二)在德育教育方面
道德教育在《教育漫话》中是最重要的,作者对此描写的十分详细。洛克
声称:“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质之中,我将德育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他首先分析了教育不当带来的危害,然后要求要及早教育,并说了一些管教的方式。他认为“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作用”;反对溺爱孩子、放纵子女;要文明教育,最好不要体罚;要奖惩结合、严慈结合等。
(三)在知识技能教育方面
洛克阐述知识与技能时,道出要正确引导儿童学习,要找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及正确的方法让其学习,并对如何练字、绘画、外语学习等给了意见,他认为“除了从研究与书本去获得知识外,还有其他成就是一个绅士所必需的”,比如舞蹈可以使幼儿变得自信,但音乐在一切成就中排名居末位,击剑与骑马在绅士教育中的地位等。
最后洛克书中提出“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七、学前教育实践简述怎么写?
第一周为见习期:观察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境;了解师幼、幼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情况;熟悉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观察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学习经验;
第二三四周实施教育活动,组织幼儿游戏与运动。整个过程不断与带班老师交流以学习经验,完善效果;在活动中观察揣摩幼儿心理、行为特征,针对个性差异与之互动;组织的活动涉及音乐、语言、社会、自然、健康五大领域;
每周进行实习总结,填写专业实习周志;
另外还协助保育员老师日常工作,初步组织幼儿的日常活动;
参与班级环境创设,参与为迎接六一的有关道具制作。
八、简述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
班级管理诸多内容的发展趋势
1.班级管理学科
在实际的学科建设中,需要围绕班级管理的发展史作相应的分析。针对当前班级教学的主要问题,学校和教师在围绕班级管理学科方面, 主要是侧重于调整编制和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这些措施为班级管理创设了新的教学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其中夹杂着诸多班级管理思想。然而,之前往往主要侧重于教学方向,忽视了班级管理的相关性。基于此,学科发展需要努力解决当前这一客观问题。
2.班级管理思想
原先的班级管理一般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特性:反馈行为主义、理性和机械的管理主义等,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再加上当前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诸多问题,这种管理模式正面临着诸多压力。因此,当前班级管理思想又多出了以下几个元素点:关爱、自主、信任、尊重、责任,这是一种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的新班级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下去班级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
3.班级管理内容
在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已经并非那么明显。而原先的教育往往是讓学生学会了等同反馈,即用冷漠来应对冷漠,用暴力来对待暴力等,这就要求着学校和教师要重塑价值,即是要侧重于德智教育,要求学生不单单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班主任要发挥出课堂平台的优势,体现出教书育人的价值,要协调好心理调适和干预这两者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4.班级管理实践趋向
班级管理实践方向主要是侧重于历史与现实。而在班级管理问题无法解决之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会针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空间和活动课程等方向,给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班级管理需要保证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相匹配,要侧重解决其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班级管理的实践方向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情况。这就意味着发扬民主精神,理解、尊重师生双方,要构建一个新概念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5.班级管理科学研究方向
目前来说,我国教育科研人员主要是围绕在高等教育、教研等部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根本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积极性。这其中不单单涉及到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的因素,更是涉及到学校本身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产业的多元化,教育科研课题需要向一线教师延伸,这就不仅仅要求班主任,还是各科教师,都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科研意识。具体来说,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作为切入点,以实现科学的教育教学为内容,整合好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内容,以保证班级管理的科学研究能够有效进行
九、简述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学前教育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工作,对哪个阶级和阶层进行教育,进行什么样的教育,要培养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工作。在人类历史中有阶级的社会里,哪一个阶级掌握政权,哪一个阶级在教育上也也居于统治地位,掌握教育领导权,为他们培养某一社会所需要的的接班人。
儿童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环境和成人期待的影响,历史上不同形态的社会中,学前教育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的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学前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学前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所特有的性质被重新发现。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所有儿童都能接受 高质量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美国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成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每天花费一定时间帮助其学龄前的学习,同时家长们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和支持。儿童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体育活动和保健,身心健康的入园,并具备维持学习所需要的的机敏心智。把发展学前教育,使所有的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放在教育目标首位并以联邦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这在美国教育立法中应属于首次,足见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与社会的政治密切联系,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又从培养人及减轻家长负担两方面为政治服务。
十、简述现代学前教育评价的特点?
现代学前教育评价相对于早期学前教育评价而言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在评价的目的上,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早期的学前教育评价主要是通过测验来鉴别儿童、 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而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则是用来诊 断问题和改进学前教育的, 它的目的是创设适合儿童的教育。
这一评价目的的转变是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区别于早期 学前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学前教育评价目的的转变相适应, 学前教育评价也从早期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转为 现在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对结果的评价其主要功能是给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 比如证明幼儿的体格发育 达到标准或对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加以认可。对过程的评价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揭示存在的问题, 向有关人员及时 反馈信息,以促进工作的改进。比如通过评价指出幼儿园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园改进这些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