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告状动机来区分对待他们的方法。
(1)宽容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教育孩子多看别人的长处。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处处处心积虑的别人的茬。
(2)自信而不自我。太喜欢告状,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老师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孩子爱告状体现幼儿的什么感?这是一道幼儿心理学的题。请教各位了
孩子“告状”的动机和目的,一是受了欺负想寻求大人的保护;二是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三是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四是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或惩罚;五是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幼儿反社会行为的心理特点
侵犯性活动依据是否违反或符合社会道德可以分为反社会的、亲社会的或仅仅是被认可的三种。亲社会侵犯行为是为了达到群体和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幼儿执行课堂纪律的行动就是一种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侵犯行为则不是这样,比如一男孩对另一女孩进行人身攻击,抢占女孩的心爱的玩具,显然是违反社会准则的,所以被认为是反社会的。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介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之间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