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须知如何满足幼儿的行为心理需求呢?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问题行为干预中的干预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考察研究对象,并收集、记录幼儿相关资料的方法。由于幼儿的口头语言还处于发展阶段,通过常用的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不足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也不能确诊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观察法是常用于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诊断的方法。
                

              一般常用的观察法有自然观察、时间取样观察、事件取样观察、量表式观察。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心理与行为的选择、记录和描述,常用于研究儿童早期的发展。代表性的有达尔文(C.Darwin)对其儿子反射活动、恐惧和愤怒及行为发展的观察日记,普莱尔(W.T.Preyer)对自己孩子出生至3岁的系统观察,陈鹤琴的观察日记等。
                时间取样观察是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表现及持续时间的选择记录。一般需要制订以时间和行为为维度的表格,以便于选择、观察和记录。时间取样观察关注的是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时间分布上的特性。事件取样观察是从被试的多种行为中,选择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重点是该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量表式观察是对时间取样观察和事件取样观察的综合化、细化和具体化,它把每一个行为划分为若干等级,制订量表,并对照量表观察被试心理与行为表现的程度。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借助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观察和描述的系统心理测量。
                一般由一组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题目构成,这些题目对应的是被试典型行为,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反应,能够间接获得被试的心理特征和规律。通过测验,不仅可以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人格特征、心理与行为问题,也有利于制订相应的矫正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用于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诊断的测验量表一般包括发展量表、智力量表、人格测验量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以及其他相关的量表。
                

              发展量表也称心理发展量表,内容主要侧重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常用的量表有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 简称GDDS)和丹佛发展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简称DDST)。
                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由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医师格塞尔(A.Gesell)及其同事于1940年共同编制出版,1947年和1974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目前国内有北京智能发育协作组1992年的修订版。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适用于4~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诊断,诊断内容主要包括粗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性行为、语言活动和个人—社会五个方面。
                量表的项目评分可由诊断者观察评分,也可由家长报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内容的得分与实际生理年龄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各方面的发展商数。丹佛发展筛查测验适用于2个月至6岁幼儿的发展迟滞或发育异常的筛查。丹佛发展筛查测验包括105个项目,涉及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项目的总得分,可以划分发展正常、可疑及异常的幼儿。弗兰肯贝格(W.K. Frankenberg)等人的研究表明,该测验筛查发展异常幼儿的正确率为85%~100%,而且,在测验中被诊断为发展异常的幼儿有89%在学校里表现出学习困难。

              智力量表主要测量幼儿现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迟滞的程度。
                常用的智力量表有比内量表、韦氏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比内量表是1905年由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为了筛选智力落后儿童而编制的量表。后来经过几次修订,内容确定在语言、记忆、思维、推理、数的推理、视觉运动和社会智力等范围,年龄范围也扩展到成人。
                国内常用的比内量表是1981年北京大学的吴天敏教授修订的中国比内测验,该测验有51个题目,包括语言文字、数字、解图和机巧四类,主要考察儿童的言语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适用于2~18岁的儿童。韦氏智力量表是继比内量表之后由韦克斯勒(D.Wechsler)于1939年发表的另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张厚粲等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进行了翻译和修订,于1981年正式确定了中文版内容。该量表由言语量表测验和操作量表测验组成。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案、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等内容。
                该量表也有适合于幼儿用的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 Raven)设计的一种非语言型智力测验。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198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张厚粲等人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团体智力测验,其内容由60个题图组成,排列由易到难,方便易行,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测量出被试的推理能力。
                由于采用非文字的形式,可克服文化背景和知识的影响,因此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

              因为人格从幼儿阶段开始形成,所以幼儿阶段的人格测量主要侧重于幼儿的气质方面。幼儿人格测验量表主要有3~7岁儿童气质问卷(Pare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简称PTQ)和凯里(Carey)的儿童气质量表。
                前者是1977年纽约纵向研究小组(NYLS)设计的家长评定3~7岁幼儿气质的问卷,包括72个条目和9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阈,用7分法评定。目前,国内有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翻译版本。
                后者是凯里等根据儿童气质理论发展出来的系列问卷,包括1~4个月、4~11个月、1~3岁、3~7岁和8~12岁儿童气质问卷。3~7岁幼儿气质问卷包括100个条目,与前者一样,也分为9个维度。该问卷也有张劲松等人于1999年修订的国内版本。

              心理与行为评定量表是诊断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常用工具,主要有CBCL、拉特(Rutter)的儿童行为问卷和康纳斯(Conners)的儿童行为问卷。
                其中,使用较多、内容较全的是CBCL。适合于3~7岁幼儿的有国内修订的CBCL家长用量表,可用于诊断心理与行为问题在不成熟、抑郁、强迫性、交往不良和攻击性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把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分为8~9个因子。据我们的研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92,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

              (一)家庭中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

              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除了生物性原因和自身心理因素之外,主要是与周围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家庭中,影响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的养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等。
                如果幼儿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父母的教养方式过于独断或过于疏忽,以及亲子关系不良,幼儿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会上升,甚至成为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教养方式而言,家庭成员中不同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幼儿无所适从,甚至引发一些心理与行为问题。
                同时,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父母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如父母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幼儿也会自然而然地模仿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倾向。

              在家庭中预防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除了努力营造和谐、宽容、融洽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之外,家长也应该关注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反思家庭中潜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是否有问题,努力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幼儿园中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预防

              在幼儿园中预防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除了设置各种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硬件设施之外,构建良好的软环境应是其重点。俞国良、董妍等《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电视片的态度调查》,《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第40~42页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影响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有研究表明,教师不健全的人格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带领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最多。因此,教师健康的心理是预防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基础,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而现代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应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现代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预防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内容。

              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的同伴关系。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的集体环境,也是幼儿日后升学、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大家庭的“练兵场”。
                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通过与同伴交往、合作、分享,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也可能因为不良的同伴关系,如同伴拒斥、恶意竞争而出现孤独、攻击性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

              (一)游戏疗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外界事物并逐渐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游戏疗法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矫正和治疗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因此也是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幼儿相对缺乏使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因此用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心智反应和情绪表现,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员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幼儿可以释放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压力,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疗法中,游戏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治疗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游戏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治疗者的态度,以及治疗者与幼儿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关系。
                首先,治疗者对幼儿要有信心,这不仅是对治疗者,对幼儿也非常重要。其次,治疗者要始终接纳幼儿的想法和行为习惯。有时,治疗者关注的眼神或积极的期待都会使幼儿产生被接纳的感觉。再次,要尊重幼儿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习惯,而不是强求幼儿立刻改变他的想法、态度或行为习惯。
                有了这种态度,治疗者和幼儿才能建立起友善的、互相接纳、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

              根据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幼儿的兴趣和性格特征,常用的游戏疗法有多种,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沙盘疗法、心理剧等。也可根据干预的目的而分为发展性游戏疗法和矫正性游戏疗法。
                发展性游戏疗法主要侧重于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发展,而矫正性游戏疗法则针对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幼儿通过游戏与治疗者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探索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获得积极的体验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进而解除紧张的情绪,获得心灵的安宁,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表达能力、自尊水平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幼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制订训练计划,并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干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尔斯(J.Ayres)发现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紧张、胆小、学习困难、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症状,并发现这既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健全有关。
                因为,幼儿因大脑皮层各部分区域兴奋程度不一样,部分区域或细胞核团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幼儿的大脑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根据幼儿感觉和身体发展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会对幼儿感觉信息的输入和整合加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整个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经过1~3个月的平衡训练、视觉训练、动作训练等各项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幼儿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和改善。

              (三)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而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常用方法。
                主要的理论根据有条件反射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常用的方法有消退法、隔离法、惩罚法、榜样法、系统脱敏法、合同法、代币法等。

              行为矫正通常被用于幼儿自控能力差、学校恐惧症、抑郁与焦虑、攻击性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与其他干预的方法相比,行为矫正更注重干预目标的明确化与具体化。
                干预过程通常包括界定问题、调查背景、确定目标及相应的手段与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事后的评价等。

              行为矫正应事先制订周密的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及相应的手段,在面对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在解决某一问题行为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外,要信守最少干预原则。行为矫正必须以当事人正式求助为前提,应严格地限制在幼儿当事人或其监护人请求和同意的范围之内。

              (四)家庭辅导

              家庭辅导是以家庭为对象而进行的干预手段,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家庭辅导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安排,改善亲子关系,树立榜样,消除紧张的情绪,培养兴趣和意志,以对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施加干预的过程。
                

              家庭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不良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家庭辅导既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发展性干预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信心、责任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独立性等;矫正性干预则重在消除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等。
                

                (一)游戏疗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外界事物并逐渐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游戏疗法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矫正和治疗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因此也是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幼儿相对缺乏使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因此用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心智反应和情绪表现,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员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幼儿可以释放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压力,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疗法中,游戏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治疗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游戏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治疗者的态度,以及治疗者与幼儿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关系。首先,治疗者对幼儿要有信心,这不仅是对治疗者,对幼儿也非常重要。其次,治疗者要始终接纳幼儿的想法和行为习惯。
                有时,治疗者关注的眼神或积极的期待都会使幼儿产生被接纳的感觉。再次,要尊重幼儿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习惯,而不是强求幼儿立刻改变他的想法、态度或行为习惯。有了这种态度,治疗者和幼儿才能建立起友善的、互相接纳、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

              根据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幼儿的兴趣和性格特征,常用的游戏疗法有多种,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沙盘疗法、心理剧等。
                也可根据干预的目的而分为发展性游戏疗法和矫正性游戏疗法。发展性游戏疗法主要侧重于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发展,而矫正性游戏疗法则针对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幼儿通过游戏与治疗者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探索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获得积极的体验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进而解除紧张的情绪,获得心灵的安宁,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表达能力、自尊水平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幼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制订训练计划,并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干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尔斯(J.Ayres)发现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紧张、胆小、学习困难、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症状,并发现这既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与大脑整合功能不健全有关。
                因为,幼儿因大脑皮层各部分区域兴奋程度不一样,部分区域或细胞核团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幼儿的大脑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根据幼儿感觉和身体发展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会对幼儿感觉信息的输入和整合加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整个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经过1~3个月的平衡训练、视觉训练、动作训练等各项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幼儿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和改善。

              (三)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而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常用方法。
                主要的理论根据有条件反射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常用的方法有消退法、隔离法、惩罚法、榜样法、系统脱敏法、合同法、代币法等。

              行为矫正通常被用于幼儿自控能力差、学校恐惧症、抑郁与焦虑、攻击性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与其他干预的方法相比,行为矫正更注重干预目标的明确化与具体化。
                干预过程通常包括界定问题、调查背景、确定目标及相应的手段与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事后的评价等。

              行为矫正应事先制订周密的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及相应的手段,在面对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因素,在解决某一问题行为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外,要信守最少干预原则。行为矫正必须以当事人正式求助为前提,应严格地限制在幼儿当事人或其监护人请求和同意的范围之内。

              (四)家庭辅导

              家庭辅导是以家庭为对象而进行的干预手段,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家庭辅导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安排,改善亲子关系,树立榜样,消除紧张的情绪,培养兴趣和意志,以对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施加干预的过程。
                

              家庭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不良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家庭辅导既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发展性干预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信心、责任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独立性等;矫正性干预则重在消除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等。
                

              有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的个性特征、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而且还要时刻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榜样示范,改善亲子关系,以及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消除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本文原地址:
              郑重声明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提高智商方法幼儿园教育叙事故事环境对胎教的重要性

                        • 上一篇:观察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急求!〗 【大一心理考试】:考试内容:自我成